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孔子的方法论
钱 宁
  钱 宁

  自古以来,伟大的思想家,都有自己的方法论。没有方法论的思想家,不会有思想体系,只能有思想火花。

  孔子也有自己的方法论,不然,其思想形不成学说,《论语》也就成了一部“思想火花集”。

  孔子的方法论是什么呢?在《论语》中,他有过清楚的表述: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8》)

  孔子以博学著称,众人以为他无所不知,而他并不认同,只承认自己知道如何获取知识,寻找问题的答案。当乡野之人向他请教时,虽然对问题一无所知,感觉 “空空如也”,但他“叩其两端”——从问题的两端去探询,并“竭焉”——一直追问到底,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这段话里,蕴含着孔子方法论的诸多要点。

  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就是一个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有着三个关键步骤——“空空如也”、“叩其两端”和“竭焉”。

  首先,“空空如也”——不仅是表示认知者承认自己“无知”的虚心状态,更是表示事物的本质隐而未现。钱锺书先生对此有独到的释读:“如《论语·子罕8》:‘空空如也’,‘空’可训虚无,亦可训诚慤,两意不同而亦不倍。”(《管锥编·周易正义》)事物的本质,只有在它与其它事物的关系中,才能显现。譬如“人性”,无论善恶,只在人与他人关系中才会具体显现出来。

  其次,“叩其两端”——既然事物本质只能在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中显现,对事物的认知也应从关系的“两端”展开。以“恕”为例,理解“恕”,需要从“己”与“人”两端思考,而不可“执一”。更进一步,事物本质受关系的“两端”限定,一端变化必引起另一端变化,从而会有不同的呈现。君子之间,自然可以“以德报德”,君子与小人之间,还是要“以直报怨”。人性的复杂正在于与他人关系的复杂。

  第三,“竭焉”——即推而极之,将“两端”推演到极端,以认识事物的本原和极限。很多事物,不回归到本原难以判断。不推演到极限无法看清。比如,将善恶推向极端,追溯根源,迫近边缘,就会对“人性”有更深的洞悉。

  这里,将孔子的方法论归结如下:

  1) “空空如也”:将事物置于关系中去理解;

  2) “叩其两端”:从关系的“两端”去分析;

  3) “竭焉”:从“两端”推演到极端去发现。

  方法论,犹如庖丁手中之刀斧,“解牛”之时,有了它,就能运斤成风。孔子的方法论,贯穿其学说始终,读《论语》时,若遇疑难之处,可以试着从“两端”去理解,疑难自会迎刃而解。同样,这“两端”方法论,更是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利器,现实生活中,遇到复杂纠结之事,也不妨先“空空如也”,再“叩其两端”,最后“竭焉”一下——也许就能看清问题的本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生态上海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好吃周刊
   第B0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3版:新民楼市
   第B04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两位“海归”的摩登别墅
孔子的方法论
会计师的良缘
多页的灵魂
章太炎故居仓前
春游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意外的收获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孔子的方法论 2017-03-16 2 2017年03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