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年轻夫妇生了双胞胎,是两个小公子,全家充满了喜气。可是,没多长时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两个孩子听不见声音。当医生明确诊断孩子失聪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体蒙了:父母不聋不哑,怎么双胞胎会是聋哑人?是吃了保胎的中药吗?还是……各种推测、各种疑问涌起。只是爸爸妈妈的锥心之痛无可言说,还要加上对孩子的无限怜悯。
一丝福音是,现在有了耳蜗。双胞胎都戴上了功能最好的耳蜗,进口的。
上幼儿园了。父母陪着戴了耳蜗的俩儿子。一边说笑着、鼓励着,一边尽力克制着自己的不安:孩子能与健康的同伴无忧无虑地相处、游玩吗?
父母的不安终于有了验证。几天后,孩子走出幼儿园,两兄弟抢着和妈妈说,小朋友都摘下他们的耳蜗玩,他们一抢走,我们就听不见声音了,他们自己怎么不戴呢?妈妈听了,心像被刺了一下。似乎听到孩子在发问,我们为什么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呢?小朋友好玩摘下耳蜗,情有可原,与老师说一下,也可阻止,可是,他们的疑问,以后该怎样回答!妈妈蹲下,看到儿子的表情里,有委屈,还有点害怕。
晚上,孩子的父母亲一直在交流孩子的感受。父亲被孩子的目光搅得心绪不宁,当即定下了一个决心。
几天后,父亲先去了理发店,剪了个短发,又将头部右半侧刮了个精光。又到文身店,要求老板在自己右耳后,把全套耳蜗的原样文在头皮上。他出示了孩子戴着耳蜗的照片。那个年轻老板瞬间被感动了。他从没有文过耳蜗,也没有一个父亲为了陪伴孩子成长,到这里来文这样的图案。这是一个棘手的活。老板凭着手艺,终于将耳蜗文得可以乱真。
我的同事将年轻的父亲文上耳蜗的照片,传给我看,同时附上儿子的照片。儿子的头发完整、自然,父亲的右侧后脑光洁、惨白。除此之外,两厢对照,不缺任何细节,连接脑神经与耳朵两个部件之间的那根线,都看上去同样立体。
和照片一起传过来的,还有父亲写的这样一段话:终有一天,你们会问我,为什么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如何回答你们,我到现在还没想好。歧视和偏见或许会伴随着你们一生。我无法阻止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们,但从今天起,我会陪你们一起承受那炙热的目光,教会你们如何勇敢、坚强!
不知道父亲的话是写给自己的,还是留给两个儿子以后看的。写给自己,是为了表达自己作为父亲必须有的坚强;留给儿子看,则是让儿子知道,在你们幼小时,父亲曾以“聋哑人”的一员陪伴过你们,让你们不会孤单。我读出了一种忧伤中沉静而有力的父爱。
父亲奇异发型中静静躺着的耳蜗会保持几年?我相信,他会以“聋哑人”的姿态等待两个儿子长大,直至他们懂得以“坚强”两字去面对自己的生命。而当两兄弟长成为男子汉后,面对父亲惨白的头皮上文出的耳蜗,他们感受到的温暖而深沉的父爱,一定会像血脉一样,渗透到他们心里。同时,也会让他们懂得,自己该怎样当父亲。
有人告诉我,文在头部的图案不易清除。多年后,这个耳蜗,大概会淹没在父亲的白发中,直至终身。
我不免想,父亲垂垂老去时,那两个双胞胎男人,看到白发中的耳蜗淡影,会怦然心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