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验证选择
张予佳
  张予佳

  被誉为上海“母亲河”的黄浦江日夜澎湃奔流,这见证岁月沧桑变幻的滚滚江水在中游东流北折处,流经吴泾的寺嘴角(其地凸出江心,旧称邹家寺嘴)时转了第一个弯,这个转弯呈几乎直角的“L”形。因此,这里被誉为“浦江第一弯”。一方水土养育之下,吴泾可谓鱼米之乡,盛产芦纹涂布,曾是粮棉生产基地。当地民风纯朴,乐耕勤织,洋溢着浓厚惬意的田园风情。在岁月长河的洗涤与磨砺中,深得地灵之力孕育和人文气息熏陶的吴泾地区可谓人杰辈出,不胜枚举,明代进士、兵科给事中蒋性中当为其中翘楚。

  如今,鸟语花香,洋溢着浓厚书卷气息的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内,有一座古朴典雅的石拱桥。此桥位于吴泾的莺窦湖上,宽2.5米,长约14米,桥梁基座由4块条石头构建,阶梯式石质桥面,名为“尚义桥”。当地乡民则更习惯于称之为“蒋公桥”,它就是由明代进士、兵科给事中(官职)蒋性中出资建造的。而建造尚义桥的资金来源,则是1427年,皇帝御赐为蒋性中建造进士牌坊的赏金。蒋性中曾说:“莺窦湖水溢,民方病涉,与其荣我家,毋宁以吾乡父老。”

  “学而优则仕”,中国古代文化人的世间终极梦想就是出仕为官,辅佐明君。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更是人生大喜,而蒋性中竟然会将可名正言顺为自己建造牌坊,彪炳功绩的赏金铺路修桥,恩泽乡里,可见其士子风骨与广阔胸怀。因此,乡民纷纷称赞其“偏移坊费将桥建,尚义高风世所无”。古代民众较开化的今人应该更为纯朴敦厚,以“世所无”评价蒋性中的高风亮节,亦可见此举的难能可贵。一个官员将荣获的奖励用于地方的民生建设,倘若此事发生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会否遭人揣测他是为了出名而“作秀”?

  以世俗眼光判断,追名逐利本无可厚非,身处周遭“网红”泛滥的年代,搏的更是瞬间出名,只是为何往往昙花一现呢?看来选择如何出名的途径与方式是关键,历史的魅力主要在于其连续的晦涩暗示给予的回答,而所有的晦涩都指向光明!此桥如今恰恰处于校区之内,可想而知,在这座小桥上走过的多为即将面临无数人生选择的学子……细细玩味,不禁令人喟叹甚至惊惧于某种难以名状的暗示之力。

  如今的莺窦湖畔,常有莘莘学子或坐或立,徜徉其间。风和日丽的假日,还有不少俊男靓女在尚义桥拍摄婚纱照。

  每当从尚义桥漫步而过之际,就是与五百多年的历史亲近的机缘。机缘起于性空,自在暗存荣枯,假设当年蒋性中选择为自己建造牌坊而不是造桥的话,那牌坊估计早已灰飞烟灭了吧。当然,蒋性中是难以预料到这种结局的,他仅仅是出于本心本性,作出了遵循中国传统士子价值标准的选择而已。只是历史是算总账的,这种选择似乎冥冥中契合了某种社会规律乃至天地法则——岁月箴言最终验明:惠及他人,恩泽后代的义举才是上乘之长存青史,彪炳千秋的方式与法门!

  十日谈

  浦江第一弯

  可以期待,吴泾版“外滩”将会美丽呈现,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我的“卡曼妮”
飞天走地
用二维码登机
邱老师
西湖(望海潮)
节节高
验证选择
新民晚报夜光杯A25验证选择 2017-07-04 2 2017年07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