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反思学会成长
如果说十年前《奋斗》中的夏琳一路高歌,为年轻观众高扬起了追求理想的风帆,那么,十年后的罗子君则深陷婚姻与生活的泥沼,早已在“老公孩子斗小三、早中晚饭鱼尾纹”之中消磨了斗志、偏离了方向。这份消沉与琐碎,构建出与“夏琳”截然相反的人物特性,更具有醒世意味。
在马伊琍看来,这部剧中有很多给都市现代年轻人看的东西,“每一个人,当你走到婚姻和事业的岔路口时,你都要面临选择,面临改变。”而这部剧和子君这个角色的价值就在于“让人们学会反思,学会成长。提醒你,怎样去规划自己的人生。”马伊琍说,“在成长”是子君身上最为宝贵的特质。剧中子君从全职太太到职场丽人的脱变,经历了当下都市女性普遍面临的婚姻、家庭、事业的各种抉择和考验。“被离婚”之后,她有过迷茫,但始终坚韧、勇敢地面对。进入职场后,原来在家庭生活中被忽略的自我意识逐渐被唤醒,一步步开启了追求独立和自由的“后半生”新篇章。马伊琍说:“子君的价值观变化着,她在反省、在思考,我喜欢她的原因是因为她在成长。”
坦然面对“力不能及”
采访中,马伊琍也坦言,演完这部剧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其实演的时候我就会边演边思考自己的人生,因为剧中的人物真的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每一个演员、观众看完这部剧都会从中找到自己。”而对于剧中犀利的台词,马伊琍也不吝赞美:“特别棒,特别棒”。
剧中的人物都面临着事业与家庭的种种困境,戏外的马伊琍却像个女超人一般完美地平衡着自己的工作与家庭,引得同组的袁泉与吴越惊呼“简直不知道她怎么能有那么充沛的精力!”对此马伊琍笑称:“因为热爱,才让我对家庭和事业充满热情。”而她也确实毫无间隙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她坦陈,在为该剧做宣传时,自己的脑子里就想着一万件事情,包括预约医生、帮朋友订酒店、女儿出去旅行的订房计划,订航班事宜……
马伊琍坦言,自己有“完美主义”的倾向,而如今的心态与年轻时相比已有很大变化:“我觉得到了这个年龄段,很多事情做不好我已比较能接受了。因此我会说声‘对不起’,我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随即她又说:“不过,往往有时候这么想了,反而比较容易把事情做好。”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