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合同》由市运输管理处会同市驾培行业协会结合本市实行的“先学后付、计时收费”服务模式,对原《驾驶培训合同(2014年版)》进行修改。据市运输管理处介绍,送审版本明确了培训周期、培训方式、费用与支付、学驾人权利等条款内容,突出学驾人培训过程的知情权以及不同情形下学驾人的选择权;并提出在新版合同上印行业协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以便学员甄别合同真伪,查询培训机构的信息;有关新增条款中也明确,学驾人若发现教练车未经检测合格、不在规范训练场地、路线、时间提供培训等问题,可以拒付学车费用。
据了解,全市18438辆教练车的年最大培训供给能力约为90万人次。但实际上,近五年来招生量最多的2012年也只有58.5万人次,而今年1月到6月的招生量约为21.8万人次。本市驾培行业今年上半年受理的1770件投诉中,因未按规定签订培训合同等原因引发的占21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