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随笔/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为教育改革筑牢制度基座
刘兴云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一经公布便牵动人心。

  通读《意见》全文,现代教育、学生本位,可以说是贯穿各项改革的关键词。现代教育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人才、靠教育,这也正是《意见》所致力的目标: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今天,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制度改革,也需要理念革新。比如,现在社会上有一股急于求成的教育观念。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没有捷径可走,社会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摒弃浮躁功利的情绪,脚踏实地,因材施教。正如有教育家所强调的,“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人不可能也不应该都变成一模一样”。在这一点上,《意见》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倡导以人为本,鼓励全面发展,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成长模式。

  时代的前进方向也是教育改革的指针。我们处于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各种科技进步不断涌现,教育需要适时而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终身学习等科学教育理念。”《意见》中的这一要求,正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相应地,政府和社会也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普及宣传最新的人文和科学知识,为民众搭起终身学习的桥梁,为社会培养可塑性强、能持续学习的人才。

  未来的国际竞争,是围绕人才展开的竞争。作为人才孵化器的大学,要着眼一流的事业、培养一流的人才。完善中国特色的大学制度,是《意见》的一大看点。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科研评价机制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等相关改革的推进,中国的大学将加速高素质人才培养,提高国民整体受教育水平,以迎接未来的高水平竞争。(刘兴云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86
   第A04版:上海文化体育设施新风景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1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从“剪衣救人”看医患和谐
歧视与侮辱
为教育改革筑牢制度基座
表里不一的隐私条款把用户蒙在鼓里
“养生”月饼
对外卖的许多批评已经走偏
新民晚报随笔/评论A06为教育改革筑牢制度基座 2017-09-26 2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