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遗址铭牌让后人记住历史
哲俊
  哲俊

  我有一个爱好,到了某一地,常对历史上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十分感兴趣。

  自从住所搬到西康路后,周边有不少革命遗址,这种感受便更为强烈了。几年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在1930年3月,我党曾经在石库门里办过一所幼稚园,专门收养烈士遗孤或党的领导人子女,地点在江宁路武定路口。1931年初,毛泽民在上海负责中共秘密印刷厂期间,向党组织请求后,通过地下交通员,将毛泽东的三个儿子护送到这个幼稚园里生活。由于没有确切的定位,在江宁路武定路口的四角,我不知幼稚园到底办在哪里。2017年6月16日解放日报第11版上有一篇文章,说到了这所幼稚园的具体地址是在现江宁路441号。我喜出望外地赶到江宁路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地址。武定路的南侧是江宁路407号,北侧康定路口是495号,其间是两座现代化的大楼。江宁路441号消失了,当地也找不到铭牌标识,心中十分遗憾。

  距此不远处,现江宁路673弄10号,是1930年中共中央专门设立的文件阅读处,从属于中央秘书处,党内同志称这为“中央文库”,当时党中央负责人常到这里来批阅文件和接头开会。我循此前往,说明来意,保安让我进入,看到此处已列为保护项目,正处在保护维修阶段,让人心中稍安。

  上海红色题材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是全国其他地区没有的。这里诞生了第一个党组织、团组织、工会、妇联、干部学校等组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发生在上海,毛泽东等一大批领袖人物都在上海留下了历史足迹和英雄业绩,这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后人。

  由于城市发展变化很快,有些原址的地形地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革命遗址也消失了,这在社会发展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总要有一些补救的办法,让后人记住历史。西康路靠南京西路口有一块铭牌,标注西康路24弄(遵义里)11号当年为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遗址。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每走到此处,我常惊异于历史的巧合。有一天,远在贵州遵义的同学来上海旅游,我特地带他到这里,让他看看上海和遵义的历史渊源。

  前不久,由上师大苏智良教授领衔的团队经过多方考证,绘制了《中共上海建党革命遗址分布图》,重点突出了70个与中共建党相关联的历史要素,还以彩色照片标注了目前可以寻访的部分中共建党活动地点,这为我们继承和发扬党的历史和作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至今仍在激励我们。为了迎接建党100周年,上海已经启动了“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在城市大变化的情况下让后人仍然记住历史,在当年遗址的地方,不妨根据具体条件,竖立一些必要的标识,至少可以竖立一块铭牌,让人们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让红色记忆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3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4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0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A22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广告
“涮”医生
遗址铭牌让后人记住历史
两次去杨沫家串门
智慧快餐
玩物不丧志
巧遇阿廖娜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7遗址铭牌让后人记住历史 2017-12-17 2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