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遇阿廖娜
顾定海
  顾定海

  10月下旬,上海的秋天美得醉人。那天,我在小区附近的中央绿地散步,看见有人支着画架,在一棵高高的香樟树下作油画写生。一开始没太注意,兜了两圈后发觉,作画人似乎越画越投入越专注了。于是站定一看,嗬,有意思,画者还是一女老外。画面呈现出“林木深深秋意舞,小路蜿蜒不知处”的意境。画面背景为两幢造型别致的现代民居。我突然有了摄影的冲动,心想,如果从画者身后拍过去,把画家、画作、画架当前景,把树林、小路当中景,再把远处的现代民居当远景,这张照片肯定很有意思!想干就干,于是一路小跑到家里,拿着照相机,咔嚓咔嚓一阵猛拍。  

  单反相机的快门声,惊动了女老外。她转过身来,友好地笑了笑。我走上去,用生硬的英语作了自我介绍:在报社工作,就住在附近小区,看见她在风景里画风景画得很好,太诗意了,想把这瞬间记录下来。女老外多少明白了我的意思,告诉我,她是俄罗斯人,明日将在她画作中的小区举行画展,这幅写生油画是她送主人的礼物。“请明天来参加画展。”她发出邀请,还很中国式地拿出手机,让我扫微信二维码。之后,她立马给传了四张图片,一张是油画展广告,一张是电子名片,还有两张是介绍她的图文。  

  阿廖娜·瓦西里耶娃1975年生于圣彼得堡市,现任赫尔岑师范大学美术系副主任,2004年成为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会员。她多次在北京、西安、青岛等地举办画展,作品被我国一些大型博物馆收藏。她热爱中国文化,近年来更是迷恋园林,创作了大量以中国古典园林风光为题材的作品。前些日子,她专门花两周时间,“沉”在上海豫园搞创作。“我太幸福了!”阿廖娜说自己用油画来展现这些美不胜收的景致,实在妙不可言。  

  当天晚上,我把阿廖娜的写生照片传到她的手机上,阿廖娜认为拍得非常精彩非常及时,介绍画展内容时正好放到大屏幕上。我把这次巧遇阿廖娜的经历跟妻子说了,并感叹:上海真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现今在自家小区门口,竟能欣赏俄罗斯油画家的作品展了。妻子甚有同感。她提醒我说,你中学时不是学过俄语吗?赶快操练操练,明天或可派上用场呢。对啊,我中学里学了四年俄语。虽然现在连不成句子,但诸如“非常好!向你学习,我太高兴了”这些赞美式的寒暄句我还记得。  

  第二天我与妻子一起去参加画展,阿廖娜见了我们犹如故人重逢。她用英语说,“太高兴了”。不想我竟脱口而出一句俄语“我太高兴了”,接着又是一句“向你学习”。  

  听到“俄文”,阿廖娜先是诧异地看着我,接着连忙用俄语、英语反复道:“太棒了!你太棒了!”这自然是她的鼓励话。但因为现场有了俄语会话,使参加画展的多位俄罗斯朋友非常兴奋。他们或也会如我们所叹吧:上海真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啊!  

  画展结束后,阿廖娜给我发来了微信:一是感谢我为她拍照并参加画展;二是说她要为家乡报纸写篇文章,诉说一下自己在上海举办的有趣的“小区画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3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4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0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A22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广告
“涮”医生
遗址铭牌让后人记住历史
两次去杨沫家串门
智慧快餐
玩物不丧志
巧遇阿廖娜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7巧遇阿廖娜 2017-12-17 2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