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音乐最高奖——首届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获得者、著名作曲家瞿维先生诞辰100周年和逝世15周年。瞿维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位重要作曲家,他早已与我国众多老一辈音乐大家被历史列入了现代音乐史册的“名人堂”。
瞿维在长达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在歌剧、交响乐、室内乐、钢琴曲、大合唱、群众歌曲、电影音乐诸多音乐领域创作了大量作品,可谓硕果累累,建树甚丰。为纪念这位德艺双馨的作曲家,日前著名指挥家卞祖善先生携上海爱乐乐团演出了瞿维一生创作的部分代表作,让人们在乐声中重温他的杰出创作成就,回顾他的高尚品格。
1945年春天,瞿维和马可、张鲁、焕之、向隅一起合作为贺敬之、丁毅执笔写的五幕歌剧《白毛女》作曲,这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划时代的新歌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起了强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瞿维也由此与这部作品结下不解之缘。以后再创作芭蕾舞剧《白毛女》时,他更是主要作曲者之一,为此舞剧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歌剧《白毛女》也带给他许多创作灵感。1959年他开始考虑创作幻想序曲《白毛女》,1962年脱稿,立即成了国内交响乐团上演的曲目。
在这场音乐会中,卞祖善还与上海爱乐乐团一起上演了瞿维据歌剧《洪湖赤卫队》创作的随想曲。1963年钢琴家顾圣婴举办中国作品音乐会,她特邀瞿维为她创作一部根据《洪湖赤卫队》而创作的同名钢琴独奏曲。瞿维很快写就了这部作品,顾圣婴很满意,演后受到了听众们的欢迎与赞赏。又一年瞿维将此钢琴曲改编成了同名随想曲,提供给上海交响乐团等乐团演出,而后成为一些乐团的保留曲目。
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这部瞿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成为音乐会的压轴之作。当年在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时,瞿维在国内出版的音乐杂志《人民音乐》上读到了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元帅关于把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写成交响乐的讲话,深受启示,产生了创作这一重大题材的交响乐作品的设想。1959年7月他学成回国,成了上海交响乐团专业作曲家,正式投入这部大型交响诗的创作。创作这样一部反映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前赴后继伟大斗争的史诗性作品,瞿维认为是自己1938年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音乐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经过三年的苦思冥想落笔成篇。他的这部作品被他的学生、现为著名作曲家王西麟赞为“代表着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的交响诗,终于在1961年5月第二届“上海之春”中,由上海交响乐团副团长、常任指挥陆洪恩指挥本团在国内首演。1963年5月16日、17日分别在上海音乐厅和解放剧场,再由上交常任指挥曹鹏执棒本团在第四届“上海之春”中重演此部交响诗。同年出版了此曲的总谱,由王西麟校对。1965年曹鹏又指挥本团演出了此曲,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录音,准备出唱片。因为十年浩劫,这张唱片未能出版,曹鹏先生至今深以为憾。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不仅成为上交的保留曲目,而且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北京的中央乐团也多次演过此曲,还在联邦德国等地演过。著名华裔指挥家林克昌曾指挥日本名古屋交响乐团在中国香港录制了此曲唱片。此曲当之无愧地又被列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瞿维先生晚年承担了整理歌剧《白毛女》总谱出版的繁重任务,他不断修订歌剧的总谱音乐段落。2002年5月20日晚,他在常州老宅整理此剧总谱时,因劳累过度,突发脑血管意外,不幸逝世,享年85岁。他作为“老延安”的作曲家为我国音乐事业做出的历史性贡献,永载音乐史册。上海爱乐乐团举办的这场音乐会,正是对百年的瞿维先生一次隆重而尊崇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