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含成语味更浓
毛放飞
  毛放飞

  上海市

  静安小学

  五(1)班

  小时候,外公教我背诵唐宋诗,为了有助记忆,他往往归纳若干主题。如四季花卉主题,春天有什么花?夏天有什么花?如四大名楼主题,谁写过黄鹤楼?谁写过滕王阁?如杭州西湖主题,白居易写过几首?苏轼写过几首?其中有一个主题,当时觉得有些散漫,各首诗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现在懂了,实际上那就是成语主题。

  成语主题里面的唐宋诗,都是些名篇,短的四句,长的八句,却都包含了一至两个成语,很有趣味,也很有实用价值。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首七绝和两首律诗。两首七绝,一是唐·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记得外公一边教我背,一边对两成语引伸说:“高考登榜,进士及第,‘春风得意’一下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能得意忘形;‘走马看花’,观风景是可以的,但看书学习,还是要脚踏实地,仔细认真。”另首七绝是唐·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在解读“包羞忍耻”和“卷土重来”两成语时,外公启示我:一个人失败了不要紧,但要经得起挫折,完全可以忍辱负重,再重振旗鼓。

  律诗一是唐·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此诗中的成语“曲径通幽”和“万籁俱寂”,经常会嵌入现在的一些游记文章中,映入你的眼帘。另一首是宋·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这两成语,时下恐怕普及率是最高,点击率是最多的了,几乎人人耳熟能详。

  此外,浓缩而成的成语“寸草春晖”,由唐·孟郊的《游子吟》传出;漂亮的“人面桃花”从唐·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走来;“筋疲力尽”是描写宋·李纲的《病牛》;“折戟沉沙”则是唐·杜牧《赤壁》中出现的场景。现在,只要一提起这些个成语,我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它们的藏身之“诗”,来自何方。

  如果把这些蕴含成语的经典诗篇,喻作为一顶顶美丽的桂冠,那镶嵌在其间的成语,就犹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彼此之间,相得益彰,交映成辉。真可谓,诗含成语味更浓,成语入诗更传神!

  在阅读和欣赏名诗意境时,又能领略到成语之美,自有一种别样的乐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13版:视觉/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第A2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我的读书故事
个性本来没有名字
老灶台
北京的冬天
流 星
伞下的温暖
诗含成语味更浓
本报信息
新民晚报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A24诗含成语味更浓 2018-01-07 2 2018年01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