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汉源书屋
李动
  李动

  第一次去汉源书屋,是应赵丽宏老师之约。那时,我们杂志社就在书屋的旁边。有次,我打电话向赵老师约稿,他说你先到汉源书屋等一下,我马上就来。我不知道汉源书屋在哪里,他说就在你们杂志社的边上,绍兴路27号。走出编辑部大门,向西走20来米便是。平时路过,却从未留心一下。推门进屋,门上的小铜铃“叮当”一响,清脆悦耳,走进书屋,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一种特有的情调扑面而至。

  书屋的摆设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那种上海的西洋情调。我好奇地欣赏起来,墙上的照片是解放前老字号的美女香烟广告;房间的正面摆放一排圆弧形的雕花书柜,里面都是些精装书籍,也有厚重古朴的典籍;房间的角落的钢琴架上放着一台夸张的铜喇叭留声机;东面壁炉上是一座老式的手摇电话机,壁炉边还挂了几支长、短筒猎枪;靠窗沙发边的玻璃橱内陈放着古色古香的银器,陈旧的鼻烟壶和单、双筒望远镜,以及老式的德国莱卡相机之类的老古董;那张红木方桌上铺展着蓝印花布,桌上有架老式的德国打字机,房间里弥漫着金嗓子周璇的《四季歌》,有种浓浓的老上海风情。

  书客不多,有几位金发碧眼的西欧男女在昏黄的灯光下翻阅旧画报,叽里呱啦地谈笑,咖啡的香味从杯子里袅袅地升腾弥漫开来,悠悠的、香香的。几对情人在屋角喃喃倾诉,悠闲宁静。眼前的一切恍如隔世,与屋外不远处繁华的淮海路简直是两个世界,这里可谓是闹中取静。

  虽说心远地自偏,然而,若在人声鼎沸的茶馆里与文友聊天,或读幽雅的小品文,对于定力不够有点浮躁的都市人来说,恐怕有些为难了。

  那次采访片警小陈,因他管辖的小区有50多个国家的老外,大家都称小陈为“小联合国秘书长”。因派出所太吵,便拉着他来到书屋。坐在静静的角落里,点一杯咖啡,听小陈生动地讲述“小联合国”里,各国老外因文化背景不同发生的各种趣事,我写了篇报告文学,在《上海纪实》发表后,被上海滑稽剧团相中,经过协商,现已改成剧本《七十二国房客》,不久将公演。

  我时常一人来到书屋,点一杯龙井茶,翻阅桌上堆积的新书,或坐在沙发上感受书香的氛围。望着老式唱机,勾起了对中学时代的回忆。同学葛兄家也有一台这样的老唱机,我们向女同学吴燕借了张黑色胶木唱片,躲在房间里,拉上窗帘偷听当时被禁锢的“黄色歌曲”,《拉兹之歌》《夜来香》是怎样使我们陶醉哟!在精神饥荒的年代里,那实在是一种铭心刻骨的精神享受。聆听上海的老歌,仿佛又找回了这种久违的感觉。有次,取了本《廊桥遗梦》,在熟悉的旋律中,慢慢品读。开始没有感觉,慢慢地渐入佳境,被摄影师的真情深深打动,禁不住潸然泪下。

  步出书屋,夜幕降临,仿佛穿过了时光隧道,又回到了霓虹灯闪烁喧嚣的世界,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4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大虹桥专刊
   第A26版:大虹桥
   第A27版:大虹桥
   第A28版:大虹桥
在福州
王熙凤的美人心计
智慧快餐
老外来吃“年夜饭”
上海:下雪啦!
汉源书屋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8汉源书屋 2018-01-28 2 2018年01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