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人代会上,有代表诙谐地对记者表示,“现在找阿姨比找老婆难,找技工比找高工难。”这样的说法引起了与会许多代表的共鸣。
市人大代表张伟国说,有时候不是用人单位不愿意招中专、大专生,这样的人进了单位也未必工作得比高学历的差,许多人还有一技之长。但是,因为学历低,他们往往在晋升、提拔时遭遇“硬指标”的局限,待遇也比高学历同龄人低,为此他们往往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进修“补文凭”,有时候会影响工作或造成工作脱节。为此,用人单位干脆直接招收高学历的硕士等,这在客观上也反过来“倒逼”人们求学时“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这样的想法在社会上并非少数。“考上大学是‘星光大道’;当公务员是‘金光大道’;但要是读了职校、技校等当了‘蓝领’,就是走上了‘单行道’。”市人大代表刘华新说的这个社会流传的“段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上对“蓝领”认可度低的现状。
“上海制造”离不开优秀的基础产业,更离不开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的传承。上海制造不仅需要高端研发等人才,也需要培养大批爱岗敬业、技艺高超的制造类高技能人才。
市人大代表刘华新说,他认识一名技艺精湛的高级技工,曾领衔技术团队安装隧桥最后一个连接口等技术难题,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至今仍无法解决落户问题。“人才政策不仅应针对引进高学历等高端人才,也应深入了解这些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做一些精准性的制度、政策服务。如建立特殊技能人才数据库,给予‘技能津贴’,并在户籍和住房等问题上给予政策倾斜等。”
同时,他也建议将中国上海成功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10月13日设为上海的“技师节”(或技能节),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市人大代表盛雷鸣则建议,尽快制定《上海现代职业教育暂行条例》,以地方立法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科学确定现代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设置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让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一样有“金光大道”。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