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克里姆林宫精心打造的四大外宣法宝(俄总统年度国情咨文、“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与普京直接连线”电视直播节目和大型年度记者会)之一的年度国情咨文,由俄罗斯国家元首根据宪法每年向联邦会议发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并阐述国内局势和国内外政策的主要方向。
这次讲话被视作普京发表俄罗斯今后6年规划的重要渠道,受到外界高度关注。原定时长40分钟的演讲足足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普京积极回应了民众关心的诸多内政议题,减贫环保反腐等话题一个没漏。
创下三个“第一次”
俄罗斯2018年度国情咨文的发表具有不同以往的三个特点:
第一,咨文首次没有在新年前发表。观察普京之前发表的13次国情咨文的时间,均在新年来临之前进行。在符合宪法规定的前提下,普京凭借现任总统和下任总统候选人的双重身份,距离总统大选投票开始仅剩17天的日子里隆重亮相,能够以最好的效地总结以往工作、阐述未来施政纲领,最大限度吸引选民关注。
第二,咨文发表首次没有在克里姆林宫进行。自1993年俄宪法颁布后,总统向联邦会议(议会)发表国情咨文成为每年的惯例。1994年起,俄国情咨文的发表在克里姆林宫内的第14号厅进行,2008年起改在克宫内的格奥尔吉耶夫大厅,普京此次在克宫外的马涅什广场上的中央展览大厅发表咨文,对于俄国家元首来说尚属首次。官方的解释是受邀参加活动的成员范围较之以往扩大,并且克宫大厅内摆放不下大屏幕。
以往出席聆听国情咨文的代表在1000人左右,而今年获得现场采访资格的记者就有705名,人数较往年大增。另外,分析人士认为,作为独立候选人,普京离开代表最高权力象征的克里姆林宫发表国情咨文,有助于强化不代表党派利益的“全民总统”身份,为大选“双70”(投票率超过70%和得票率超过70%)的目标助力。
第三,咨文内容首次与竞选纲领重合。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本年度国情咨文涉及多个经济部门和未来发展方向,与普京的竞选纲领一致。因此,2018年度的国情咨文可以视为普京未来6年施政纲领的完整呈现。
过去13次普京发表国情咨文的时间平均用时1小时零1分钟,2004年和2005年的咨文宣读时间最短,仅48分钟。2018年度国情咨文普京的发表时间将近2小时20分钟,超过梅德韦杰夫2009年创下的1小时39分的记录,足以显示出普京准备的全面和重视程度。
着重谈三大焦点
经济问题、社会发展和国防问题是普京年度国情咨文的主要论题。
普京在讲话开头提纲挈领地说,今后几年对俄罗斯而言“非常关键”。他向俄罗斯民众勾勒美好蓝图,承诺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改善医疗、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
普京说,如果他再次当选总统,他将在今后6年内把贫困率减半。目前有2000万俄罗斯人生活在政府划定的贫困线以下。
他还许诺把俄罗斯人的平均寿命从73岁提高到80岁以上。他说:“我们国家和人民的福祉是一切的根基,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为实现这些突破,普京说,技术是关键。他说,俄罗斯在技术领域的落后是通往成功路上的“主要敌人”。
普京说,俄罗斯将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今后6年拨款11万亿卢布(约合1940亿美元)修路。他还特别提到北方海路和北极开发。他说:“俄罗斯的北极舰队一直是全球最强,未来也将保持领先。”
普京还一一回应了民众关心的医疗、住房、环保和反腐等话题。值得一提的是,他首次用多媒体方式在巨幅显示屏上展示数字和图像。
不惹事也不怕事
普京延续强硬风格,向西方国家喊话,称它们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围堵“不管用”。
普京说,俄研发人员正在测试新一代重型洲际弹道导弹“萨尔马特”,该导弹能飞越地球南北两极,打击位于另一个半球的敌方目标。他说,这一型号的导弹“可以打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而且无法被拦截。
普京接着说:“我希望今天说的话能让一切潜在侵略者清醒点。对俄罗斯的敌对举动,例如(美国)反导系统以及北约在俄周边国家的军事部署,从军事意义上讲,将失去效果。”
俄罗斯媒体报道,“萨尔马特”洲际战略导弹可携带10到15枚分导式核弹头,射程达1.7万千米,弹头采取先进的突防技术,据说能突破现有所有反导系统,精准攻击地球上任一目标。
普京还在讲话中展示了俄罗斯研制的其他最新武器,包括“匕首”防空系统、核动力导弹、潜水无人机、超音速武器和激光武器。
普京说,俄罗斯没有威胁任何人,也不打算攻击任何人。但如果有人胆敢核打击俄罗斯或其盟国,俄罗斯将立即还击,不管对方使用的是何种核武器。
分析人士认为,普京参选即意味着胜选,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大选后的俄罗斯将如何走下去。 崔铮
(作者系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