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我尊敬的92岁的丈母娘仙逝,去与我的老泰山相伴了。丧事毕,妻子家六个内兄弟姐妹专门开了一次会,决定将老人家遗留下来的部分钱款建立一个“家族和谐基金”,用于家祭、团聚和对外交往等。一年多来,“基金”的建立与运作,完全可以告慰在天上的两位老人家:大家族团结和谐如故,关系和睦融洽,进一步增进了亲情。
家族和谐基金的使用和保管有规有矩,六兄妹各司其职。好在都已退休,有的是时间。因此,安排做事既考虑按年龄长幼,又考虑到退休前的工作情况,适当分工。内兄大阿哥作为老大,以前是国有企业的一位集团领导,大家信任,赋予“一支笔”的签字权;大阿姐以前是检察官,遇事严肃认真,负责对外联络事项,赋予“外交权”可以放心;小阿姐曾经做过私企老总,熟悉资金流转,负责内审,授予监督权;二阿哥曾经做过企业的总务科长,又熟悉烹饪,因此负责操办各项具体事务,小菜一碟;小阿哥也曾经是企业的头头,又精通电脑,因此负责做计划预算,简直不费吹灰之力;我妻子在家排行老六,最小,在单位曾经做过财务出纳,因此负责基金保管、做账,顺便理财,也是笃悠悠。
一年多来,六个小家庭逢春节、国庆必定聚会,畅谈交流,乐享亲情。以前轮流到各家,现在上饭店比较多。逢清明、冬至以及父母的忌日则必定举行家祭,绝大多数在二阿哥家,因为两位老人家生前居住于此处,内兄二阿哥夫妇又都是烹饪高手,羹饭十二只菜,菜式路数清楚,色香味形俱全。烛光香雾中,家人依次叩首祭拜,告慰先人:兄友弟恭,夫和妇柔,子女懂礼重德,家风犹在。
俗话说,父母是我们与死亡之间的一堵墙。墙倒了,家就塌了散了。然而,在父母离开之后,妻子家六兄妹发起建立并运作的家族和谐基金,却使家庭稳固甜美、家教尚德廉明、家风和气顺畅。写出来,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