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鱼经
赵韩德
  赵韩德

  老婆分配给我的任务是买菜。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吃鱼比吃肉好,海鱼又比河鱼好,那么就去买海鱼吧。买河鱼简单,只要活的,在水里游来游去,或互相挤来挤去的即可。海鱼就复杂了。

  因为都是从渔船上捕来就不动的家伙,买时就得判断是“热气”(新鲜)还是“冷气”(冷冻)。即使热气,还得判断其热气程度,是十分新鲜(刚刚从渔船上卸下最好),还是已经放了几天。如果是冷气,也要看冷藏的保鲜度,是仅比热气差一点点,还是久冻的存货。

  于是要摸,看鱼身是硬朗还是软疲疲的;要闻,是清醇的海腥气,还是有异味,甚至蛤蜊气;看鱼鳃,是鲜红、微红、淡红还是苍白、发灰、发黑。最后大处着眼看其章法:整体是否完整,腹部有无糜烂,鱼之色是否银得正常银得单纯,鱼鳍有无残破。买带鱼要看眼睛,要乌黑小巧,不能发红,哪怕眼角也不能发红。鱼体修长,比例恰到好处的,是正宗的东海“游带鱼”,肉细味美。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十分的粗壮结实厚重,那是“外国带鱼”,不但肉质粗,不好吃,而且鱼鳍边有大的骨节,咬上去极不舒服。

  这样挑剔地买鱼,老板常会暗中发怒,那就得在心里对各个摊位有所评估,对老板性格做些了解,选一个放得下心的摊位。此外还得提防老板的盘外之招,彼们自称是新鲜海鱼,有时却是略略腌过的咸货,意图久存。

  要买满足以上条件的称心海鱼,有简单方法,就是到标准化菜场。我家不远处就有个属于惠民工程的标准化菜场,管理十分严格。摊主若缺秤,翻倍补偿顾客,管理办公室没有第二句话;假货劣货,退!且不得和顾客争吵。多次重犯,取消摆摊资格,逐出菜场。严管之下,摊主基本循规蹈矩。在那里买东西,大体可放心。但也有令人不甚满足之处:价格较贵。

  讲究实惠的买菜手,追求“性价比”,有成就感,也有获得感。每次出手都是对自己眼力和能力的考验,颇像藏家在地摊上捡漏,带几分刺激。

  磨炼买手水平的平台,一般是固定摊位,更厉害的较量,是对付路边的游击地摊。地摊上买鲳鱼不称分量,讲一枚几钿。这方法是从卖蟹的摊头学过来的。买手们需具备能估出每枚鱼大致分量的功夫——不同分量的鲳鱼,档次间价格相差很大。我已练得不必手掂,光看其大小厚薄,就能说出每枚鱼的分量。

  曾经有过一次“性价比”极高的收获。那是一个渔民下船,带了包鲳鱼摆地摊。渔民不甚了解行情,开出偏低的价格,连讨价还价都来不及,只听四处大叫:“城管来了!”地摊们瞬间鸟兽散。渔民匆匆收下钱,我则拎了鲳鱼就走。

  但成功是会让人冲昏头脑的。一次在上街沿,有位乡下模样的姑娘,怯怯地在卖一小摊鲳鱼,银光闪亮,鱼儿条头也蛮大,更兼新鲜得要命。她一边吆喝“五十元六条”,一边用慌张的眼光四处打量,警惕着城管。我想,“淘鱼”的机会又来了。在她“城管城管”的咋呼声里,我扔下一百元,拎了12条鱼就迅速离开。不料到家,老婆接过,放进水斗里洗时,大叫“药水鱼”。我过去一闻,竟然淡淡一股甲醛味!全部倒掉。

  想想也是,其实世上哪有万全之经,即使小如买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大虹桥专刊
   第A12版:大虹桥
   第A13版:大虹桥
   第A14版:大虹桥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博览/新民环球
牢骚之中听民意
“花样”年华
我们的小秘密
买鱼经
绿波浪(摄影)
春赋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车行戈壁滩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买鱼经 2018-03-29 2 2018年03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