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2018年03月3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长腿蟹“江海21”创转让新高价
范洁
■ “江海21”在河蟹养殖业享有“大长腿”美誉 郭新洋 摄
  本报讯 (首席记者 范洁)入选国家级良种的长腿大闸蟹“江海21”,从种源到餐桌有多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3月28日,中华绒螯蟹品种“江海21”实现商品蟹销售权和品牌使用权转让,期限10年,总金额预计达1500万元,创下国内水产品种转让的最高价和国内水产科技成果转化的“天价”。

  “江海21”在河蟹养殖业享有“大长腿”美誉,由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的团队,在市农委和市科委支持下,历时10余年选育,不仅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还有规格大、步足长等特征。

  当天,上海海洋大学与苏州西风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科技成果转让与技术合作协议,后者独家获得中华绒螯蟹品种“江海21”的商品蟹销售权和品牌使用权,双方将在大闸蟹暂养和品质保障等方面深入合作。

  去年,“江海21”成为国内水产新品种成果转化的第一单,来自上海、江苏的三家企业获得授权,转让金额共计178万元。王成辉教授介绍,从去年种源转化到今年销售转化,资源共享推进“江海21”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打通大闸蟹产业从种源始端到消费终端的价值链,以农业科技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让长三角乃至全国消费者品尝到个头更大、风味更佳的大闸蟹。”

  农业科技创新,上海走在全国前列。2010年开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华绒螯蟹与水稻、绿叶菜、西甜瓜构成了最早的四大体系,2013年启动生猪、虾类、果业体系,2016年增加花卉、食用菌、鲜食玉米体系,10个产业技术体系建起了上海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江海21”就是中华绒鳌蟹产业技术体系“精品”,2016年经农业部公告全国推广,目前成蟹养殖面积在全国16个省市区约30万亩,是全国应用面积最广的河蟹品种。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不仅在国内屡获殊荣,而且在美国杜洛克种猪育种指数排名中独揽前三甲,跻身国际领先水平。

  早在2013年,上海探索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平台,2015年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后,顺势而为、乘势而进,形成“五步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流程,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激发农业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打响上海“舌尖上的品牌”。

  据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目前上海已有甜瓜品种“华蜜0526”、高产杂交粳稻品种“花优14”、中华绒螯蟹“江海21”等30余项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公开转化交易,累计金额近5000万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金融城
   第A15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16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长腿蟹“江海21”创转让新高价
油菜花开满地金
“河规民约”让伲一起爱水护水
“老外”走进嘉定菊园碰撞文化火花
春蟹入沪尝鲜早 个小味鲜价格高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5长腿蟹“江海21”创转让新高价 2018-03-31 2 2018年03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