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家一二事
南有棉田
  南有棉田

  探亲结束,开车返京,进城的车流,堵得令人分外无奈。回老家陪侍双亲期间,偶尔出门与友人相聚,遇上奇事,堵车无聊,记录几笔,以解烦闷之绪。

  以貌取人 

  与好友闲逛。她一身紫貂,贵气十足。我则羽绒服穿惯了,休闲打扮,保暖、干净为宜。

  几乎每进一个小店,店员见到好友都是满脸堆笑。我则像空气一样,跟在好友身边,享受鄙夷的冷眼。

  我也尴尬,为刷存在感,鼓起勇气,弱弱地问上一句:“这件衣服,多少钱?”

  回敬我的,是淡淡的敷衍:八千多呢!

  八千?得,买不起,我灰溜溜地站到店门外去吧。好友一见笑弯了腰,捂着肚子教训我:“我让你穿好点儿,不听吧。不知道这些人,以貌取人?”

  与好友一起逛街有三十年的历史了,三十年前享受过被歧视的冷遇。说不以为意是假的,毕竟,女人都有点虚荣心。

  这些年,接触了一些成功人士。女人们一见面,最先关注的就是衣装。我发现,越是身家不菲、成熟内敛的人,穿衣越低调。与他们往来,我这种没成就、没城府的人,穿得比人家华贵,自己都会觉得别扭,不自在。

  无独有偶,刚刚听说某地某品牌鞋发售现场,有人为抢买双鞋子大打出手。大家调侃:这年头,不会点武功,连鞋都买不到。

  我是落伍吧?要酷不要命?看不懂。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穿衣着履,应符合自己的身份。追求昂贵,华丽,名牌或限量发售的款式,是在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上。普通人该以舒适、整洁为宜,这种想法,过时吗?我以为现如今,人们眼界开阔多了,不会“见人下菜碟”,再以貌取人了。谁知有些人的观念,几十年,原地打转。 

  叫车出行

  连续两天,先生忙,我自己叫车回家。爸妈家住在闹市区,都是单行线。我告诉司机,在另一条街的街口等我,我走过去找他。

  第一天上车,司机师傅很客气,开口即赞我:“你人真好,走了一条街。刚刚下车那女孩,让我倒车,一步路不走,路边有警察,我让她走两步,就走了两步,骂了我一路!”

  第二天,专车司机上车就说:“大姐,为我们司机着想的好人可不多了!今天一个叫车的,打完电话,让我在他家楼下等,等了十多分钟,他才下来,警察正罚我款呢……”

  有了叫车软件,出行方便多了。我们花钱买服务,司机年节无休,挣的是辛苦钱,可否给他们多一点关心和体谅?彼此照应,是道义,也是修养。

  人的职业无分贵贱,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与人尊重,也是自我尊重。

  自卑之人才会用霸道和衣容装饰自己的虚浮和怯弱,这个道理,何其简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和狄金森共处这一年
当一个宝宝来到世间
成都的雨
回家一二事
花 (插画)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奔七的我,在大海里浮潜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回家一二事 2018-04-02 2 2018年04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