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央视一套正在热播一档新创作的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社会反响强烈,好评如潮。
这档集知识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新节目,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美诗词为载体,再配上各种音乐形式和一些现代元素,使其能插上翅膀,通过央视这个全国最大的传播平台,飞入千万寻常百姓家,在历史和当下,架起了一座文化桥梁,使亿万人民能领略、感受、重温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又绚烂多姿,从而凝聚起华夏儿女的文化自信。这也是中华民族为何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
自《经典咏流传》播出八期来,收视率节节攀升,观众趋之若鹜。人们从节目主持人和四位鉴赏团嘉宾及每首作品演绎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点评中,不仅了解到了作品本身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更直接能从屏幕上聆听、感受到现场的许多感人场景。
年已九旬的巫漪丽,是新中国第一代钢琴演奏家。她饱含深情地回忆起当年周总理关心、支持钢琴独奏曲《梁祝》创作的动人往事。当巫漪丽用苍老的双手弹奏起这首作品时,她的指尖下流淌的已不仅仅是音乐的美,更是给人一种生命的力量。
汪明荃和罗家英,都是香港著名艺人。这对伉俪此番亮相这档节目表演的是:宋代秦观的《鹊桥仙》。作品的曲式新颖、编排独到、旋律优美;还别出心裁地运用香港流行歌曲《顺流逆流》作为正曲的引子和铺垫,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这首穿越时空的作品,也见证了汪明荃和罗家英30年马拉松式的恋爱,如同牛郎与织女的爱情一样永恒: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些年,歌手龚琳娜和她的德国丈夫,一直在传播中国文化。此次他俩带来了由老锣谱写,选自屈原《离骚》中一些章节而成的新作《上下求索》。此曲运用楚地的许多音乐戏曲元素,曲风古朴鲜明、旋律激昂;并不惜工本从湖北随州博物馆借来几吨重的曾侯乙编钟,用来伴奏。在久远悠扬的黄钟大吕和声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歌声,豪情万丈,久久回荡。
一代作曲大家谷建芬82岁高龄了。她从70岁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少儿歌曲的创作,并从唐诗宋词中遴选出一批适合当代少儿演唱的作品,谱写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又易学易唱的《新学堂乐歌》。
在创作这50首新曲的13年间,谷建芬历经了许多困难和痛苦。在老伴和女儿相继突然离世的那段日子里,她悲痛欲绝、度日如年,已几乎再也提不起笔来完成余下的创作。但是,这位受党和人民培养多年的作曲家此刻想到:中国有亿万少年儿童渴望有好听的儿歌演唱,自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来完成。因此,她克服了种种困难,依然前行在创作的道路上。谷建芬表示:她还将竭尽全力,用自己的余生来为中国的少年儿童谱写歌曲。令人欣慰的是,她创作的50首《新学堂乐歌》已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眼下,北京所有的中小学已把这套作品作为音乐教材。
谷建芬是中国歌坛的一面旗帜。她不仅为中国的音乐创作带来了一股新风,留下了许多佳作,也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流行歌坛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她一直在探索、寻找、实践着一条民族化的中国音乐之路,把中国文化和音乐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广大少年儿童的心灵中,使之开花结果。这是谷建芬余生的追求。无疑,这种精神是值得所有曲作者学习的和倡导的。因为:少年强则中国强;文化强中国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