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亦师亦友江寒汀
在颜梅华艺术生涯中,除吴湖帆外,还有江寒汀、来楚生、张大壮等几位大师都对其产生过重要影响。其中,与江寒汀的相遇似乎是场注定的缘分。
上世纪30年代,江寒汀已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上海花鸟画“四大名旦”。颜梅华十多岁时便知其名,二十来岁时路过静安寺附近一个叫大观园的地方,里面有个中国画展厅,几个花鸟画家每周都在这里作画交流,其中就有“江寒汀画室”。结婚时叔叔送的那幅仿古花鸟画,就出自江寒汀之手。1959年,党校组织画家合作创作,颜梅华与江寒汀相识。两人被分在同一个组里,天天相见,成了“忘年之交”。
江寒汀住在五原路的一条新式弄堂里,二楼的双开间,钢窗落地,煤卫齐全,居住条件算是不错。江寒汀的画桌有半个乒乓台大小,室内有书橱和古董,沙发背后有一幅四尺的虚谷画,两旁是吴湖帆写给江寒汀的一副对联:“一山桃李同时发,千里河山人与新”。每逢周日上午,颜梅华常骑车去江寒汀家小坐。
花鸟画“四大名旦”中,江寒汀画鸟第一。颜梅华去江寒汀家时,看见橱顶上有许多空鸟笼。江寒汀对颜梅华说,现在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养鸟了。原来,为了画好禽鸟,江寒汀不仅自己养鸟,还经常去鸟市看鸟。经数十年的细观默察,对禽鸟的飞、鸣、食、宿等姿态了如指掌,故笔下的禽鸟动静自如、形象生动。张大壮曾赞曰:“寒汀笔下鸟,天下到处飞”。他的《百鸟图》曾是上海朵云轩的精品收藏。
颜梅华去江寒汀家,看其作画,受益良多。江寒汀生性亲和实在,没有名家架子,也不会虚假客套。颜梅华钦慕他的花鸟画技法,他也对颜梅华颇为赏识,感到投缘。据说,江寒汀曾对一些弟子说,颜梅华天资聪颖,但为人谦虚好学。江寒汀也有意提示颜梅华有什么问题可随时问。颜梅华说:“不敢多请教,先生就把虚谷的那套画法跟我讲讲。”
虚谷,清著名画家,有“晚晴花苑第一家”之誉。其画笔墨老辣而奇拙,运笔喜干笔偏锋,风格冷峭新奇,隽雅鲜活,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江寒汀对虚谷的画艺曾潜心揣摩,系统研究,以致他临摹虚谷的作品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画坛上有“江虚谷”之美誉。
江寒汀在桌上铺开纸,说:“我画幅菊花给你,你看着记住要领,以后会画了,其他就好画了。”江寒汀落笔很干脆,几乎没有废笔。他画得也干也虚,似有似无。虚谷的核心是“虚”,特点是运笔的干和枯。江寒汀对虚谷的画,尤其是其花叶的勾茎有独特领悟,称之谓“绞笔”。虚谷画叶子勾茎都两面绞,特别是勾到叶尖部分最明显,疏疏密密,疏的地方疏绞,密的地方密绞。颜梅华曾请教江寒汀,虚谷为什么要用绞笔?江寒汀说,主要是“风动”的关系,风吹后有些东西看不清。颜梅华深受启发。
江寒汀边画菊花,边对颜梅华说,虚谷的花卉叶子布局,啪啪啪的几笔点开去,收笔时必须与枝相连,枝必须与根相连。花卉画最难就是勾茎,勾茎所撇之处,都要在叶子摊开的地方,叶子续在树枝上,树枝续在树根,从落笔到收笔要一气呵成,笔笔到茎,到根,到位。最后,江寒汀题款也是虚谷的写法,写的是孟浩然的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颜梅华领悟到了画花卉的真谛。再观江寒汀所画的的花卉,虽然他画绞笔,但都笔笔续根,这就是绘画的要领。现在一般画花鸟的都不太懂这一点。颜梅华在后来的实践中总结到,花卉画中的勾茎这关最难。茎若勾得好,能补点叶的不足,而有时虽然叶子点的不错,勾茎却勾坏了,续不到根,叶就散掉了。江寒汀教颜梅华,评判一个人画得好不好,是不是已经入门,就看这个门路。颜梅华后来的花鸟画多取法于江寒汀,而又自成一格。
1962年,颜梅华曾与江寒汀合作,根据宋词《采莲曲》画了一幅《青荷莲子杂衣香》。颜梅华画一河中划船的采莲姑娘,江寒汀补画写意花鸟。一位花鸟画大师给年轻后生补景,让颜梅华极为感佩。无奈天妒英才。就在这年冬天,江寒汀被查出肺癌。不到半年,遽然与世长辞,给后人留下无尽遗憾。颜梅华与这位艺术大师虽然只有四年的相处,其画品、人品及为人的情义让颜梅华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