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踊跃观看
尽管电影节期间暴雨倾盆,依然没有挡住众多影迷踊跃的巨大热情,共有25万人前来参与。导演滕俊杰说,上海出品《萧何月下追韩信》以国粹和最新电影科技“3D全景声”相结合,将电影逻辑和京剧审美独特地贯穿于唱念做打之中,既透视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切中了现代社会关于爱才、惜才、用才的命题,这些特征、特色赢得了众多日本观众的喜爱和文化认同。一位日本影迷说:“这部电影讲的历史故事和我现在的公司环境很像,年轻人都希望被发现、被重用。电影的全景声效果很好,听了一段后觉得很有张力,加上3D影像的空间展示,感受非常好。”
这两段话,都印证了现代表达对当下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如果没有现代最新的“3D全景声”技术,如果没有爱才、惜才、用才命题对于当下社会的启示和映照,这个京剧舞台上所呈现的两千年前古老故事,其传播力无疑会受很大局限;而古老艺术一旦插上了现代翅膀,就会飞得更高。
|追求现代表达
传统文化需要现代表达。这一点,也体现在近来一系列颇受观众喜爱的荧屏文化节目中。如《喝彩中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之所以口碑、收视双丰收,无不都在积极尝试现代表达。
上海新近刚荣获“星光奖”电视戏曲节目大奖的《喝彩中华》,其实就运用了电视综艺、比赛晋级、讲述情感故事、追求人文情怀等形式进行表达,并与“天天P图”APP合作,推出“戏曲变脸”活动,上线四天即获240万转发量,现代表达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流行起来。总导演王昕轶说:“我们对弘扬戏曲传统文化,探索出了新鲜的艺术表达。”
央视最近十分红火的《经典咏流传》,做到了对传统诗词更具时代化、年轻化的表达。节目将传统诗词与现代音乐相融合,以歌声来“传唱”经典诗词,这一形式创新吸引了许多观众,让观众在歌声里轻轻松松感受到深厚的文化韵味,让年轻群体从更具吸引力的现代表达中去汲取经典的营养。
积极探索新路
时代在变化,审美在改变,观众接受方式、文化传播渠道等都在发生变化。如何在当今社会更有效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应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
故宫博物院近年来的改变受到普遍关注,成了议论热点。拿备受人们追捧的故宫文创产品来说,其产品已突破一万种,年销售额超过了十亿元。这些刷爆网络的“爆款”文创产品,不再是过的文物简单复制品,而是靠新鲜创意拉近了和民众的距离,有的做成表情包,有的玩转新科技,有的变成手机壳、充电器、耳机、箱包、玩具,让古老故宫文化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包括印着各种宫殿牌匾的冰箱贴、华美的纸胶带、雍正御批的折扇……不少产品都成了“网红”。故宫“掌门人”单霁翔自豪地说:“我们现在完全能说,故宫商店里卖的每一件东西都是自己研发的。”
探索传统与时尚相互融合的新路,追求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不仅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也有益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只有当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蕴含的巨大魅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的大放异彩。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