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新民法谭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购13万余条个人信息刷“外卖首单”解决了“吃饭问题”却被判刑
王夏迎 袁玮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夏迎 记者 袁玮)日前,长宁法院审结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被告人罗某从网络上购买了13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将其中部分用于盗刷“外卖首单”,情节特别严重,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3000元,作案工具(笔记本电脑一台)予以没收。据罗某交代,他的“刷首单”行为主要是为了获取优惠,而优惠基本都用于在“饿了么”平台点外卖。

  被告人罗某是一名餐厅外卖员,因此对于外卖平台运作方式较为熟悉。他了解到“外卖首单”有优惠,可以在实际价格上减免大致16元左右。由于一个手机号只能使用一次“外卖首单”,为了获得更多优惠,罗某动起了歪脑筋。他加入一些QQ群,在其中购买虚拟手机号码与验证码,用于注册新账号。随后,为找到新的支付方式,他购买了支付宝小号或QQ小号,以避免注册新号填写信息、手机验证的繁琐。这些小号中,有些是未经实名认证的,不能用于支付。为了认证,罗某又购买了一份包括13万余条公民身份证信息的文档,利用其中的公民姓名和身份证号完成实名认证。据民警随机抽样检测,文档中的公民个人信息准确率为96%。

  据罗某交代,2017年9月至10月期间,他共采取这样的方式刷了40单左右。2017年12月12日,罗某在宝山区的一家网吧内被警方抓获。警方在罗某的暂住处查获笔记本电脑等物品,经电子数据检验,在电脑硬盘中获取了以上数据证据。

  长宁法院认为,罗某的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且系情节特别严重。但由于罗某到案后能自愿认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依法从轻处罚,故结合本案的犯罪情节、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被告人的悔罪表现,对罗某适用前述处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阳光天地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治疗过程中能否先行赔偿医疗费
肇事逃逸车损险被扣“免赔率”?
购13万余条个人信息刷“外卖首单”解决了“吃饭问题”却被判刑
继续拘留治“资深老赖” 多年欠款一朝清
浦东新区检察院举行成立25周年检察文化年系列活动
新民晚报新民法谭A21购13万余条个人信息刷“外卖首单”解决了“吃饭问题”却被判刑 2018-04-24 2 2018年04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