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连环画生涯完美谢幕
荣宝斋画展后的第二年,即1992年,65岁的颜梅华受到邀请,赴钓鱼台创作大型山水画。这对颜梅华来说,是一份至高的荣誉。
颜梅华进入了中国画创作全盛期。虽年已过六十,但在他看来,正是他艺术上的最佳时期。历经数十年之磨砺,颜梅华的艺术生涯绽放出绚丽灿烂的艺术之花。
2001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颜梅华第一本大型画册。2010年,北京荣宝斋新大厦落成,耄耋之年的颜梅华再次被邀,赴京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同年,出版其个人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大型画册(上、下集)。颜梅华说:“我一生创作的所有精品,都在其中。”
颜梅华对上海这方故土一直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2011年,上海朵云轩举办了颜梅华《书画精品展》。2014年,在上海图书馆隆重举办了《颜梅华七十年艺术回顾展》,全面展示了其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颜梅华了却了一个心愿。
2010年,84岁高龄的颜梅华完成了一部彩色绘本《武松》,为自己与连环画近六十年的不解之缘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回顾过去的百余年可以看到,中国连环画发端于上世纪初,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了一个巅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连环画日渐式微。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连环画以进入收藏市场的姿态,留给了我们最后一点“记忆”。
颜梅华1984年退休后,就进入了中国画的创作,但对于连环画依然衷情难忘。面对连环画的衰落,他说:“没人画了,我还可以画。”他早年就有绘制一本《武松》连环画的心愿,数十年来时时萦绕心间。他在笔记中写道:“庚寅二月,再次重读《水浒传》,反复品味和推敲,然后酝酿腹稿进行调整和充实,欣然开笔。结合自己几十年中国画创作经验,兼工带写,用国画的笔墨和技法来表现《武松》连环画,一还夙愿,二为封笔之作也。”
这时他已84岁,是年正值酷暑,他在家挥汗专心于创作。年纪上去了,身体时有不适,他却常常因全神贯注而忘了一切。《武松》系列彩色绘本,由三段故事组成:《武松打虎》《阳谷除霸》《十字坡》,共44幅。他画得酣畅淋漓,极具张力,人物侠气豪放,呼之欲出。许多“连友”见之,无不击手称赞。
随着刘继卣、王叔晖、顾炳鑫、程十发、刘旦宅、华山川、贺友直等一批当代连环画大师的离去,以及连环画史上的“四大名旦”(沈曼云、钱笑呆、陈光镒、赵宏本)和“四小名旦”中的三位(赵三岛、笔如花、严绍唐)先后离世,中国连环画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已渐渐地离我们远去。90岁高龄的颜梅华是目前中国连环画坛上仅存的一员跨世纪宿将。
然而,正是颜梅华等这一代亲身经历和见证了近一个世纪中国连环画兴衰的艺术家们,用他们饱满的创作激情和精湛的技艺绘就了一本本经典之作。连环画承载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在这记忆中,镌刻着我们童年时代的梦魂,久久挥之不去……
令人欣喜的事似乎常常姗姗来迟。2017年秋,由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举办的首届“东升杯”全国连环画征稿大赛评比尘埃落定。颜梅华的《武松·阳谷除霸》在创作类评奖中得票名列前茅。评委会最后决定给予最高荣誉奖。主办方在编纂的入选作品集《后记》中这样写道:“老一辈艺术家怀着对连环画艺术的热爱,以自己谙熟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画作,风采不减当年。年至九旬的国内著名书画家颜梅华先生,向大赛提供了连环画封笔之作《阳谷除霸》,以酣畅淋漓的彩墨技法神形兼备地刻画出打虎英雄武松嫉恶如仇、智勇双全的性格。”
《连环画报》执行主编也谈道,自全国第四届连环画创作评奖后,再也没举办过类似活动。此次大赛,有继承之意,也是为推动连环画创作出版与时俱进所做的一次新的尝试。大赛采取的是自由报送的方式,更加公正和公平。当获知这一得奖消息时,颜梅华一如他身后的那幅青山绿水,清润而幽雅。百年连环画之兴衰,连环画坛的风风雨雨,都在微笑里随他入定。颜梅华说,他期望中国连环画会有再创辉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