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利汽车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出现的汽车品牌之一,一度风靡中国,满街出租车都是夏利。然而,很遗憾,这个品牌现在要退出市场了,夏利品牌宣布暂时性停产。
1986年9月,以全散装组装方式引进生产的第一辆夏利下线,1990年,第一辆三厢夏利下线,售价10万。当时,中国汽车市场刚刚启动,全国总共没有几个品牌,作为家用轿车的夏利,10万元的价格当时可以买北京二环一套房,毫无疑问是“奢侈品”,成为很多人的目标。夏利汽车当时取得很好的业绩,连续18年销量冠军,很多城市满街的出租车都是夏利。
然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种汽车涌入中国,夏利在竞争中掉队了,一汽夏利(000927)虽然1999年就在深交所上市了,但上市没几年就陷入亏损境地,2017年又亏损16.41亿元。由于夏利汽车销售困难,连年亏损,公司本周在回答深交所问询时表示2017年已经停止老车型的生产。
一个品牌的陨落让人唏嘘,对此,一汽夏利公司也进行了反思,表示公司存在对国内汽车市场认识和前瞻研究不够,自身产品开发、营销能力和意识、品牌塑造能力不强等问题,公司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步伐未能跟上汽车市场消费升级快速变化的需求……的确,中国汽车市场在这3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奢侈品”回归为代步工具,但夏利汽车十多年几乎没有变化,没有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新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创立一个品牌不容易,维护一个品牌更难。30年来陨落的品牌不止夏利一家,尤其是竞争更为激烈的家电行业,现在做大的企业基本上都不是第一批品牌,比如,目前全球空调龙头格力、电视机前三企业海信等等,都不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品牌,中国最早的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品牌,当初产品问世的时候非常火爆,但现在大多数已经从市场中消失了。为什么行业第一批企业会垮掉,反而是第二批、第三批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当产品一炮打响,企业红红火火的时候,要居安思危,要不断研究市场,不断开发新产品,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就很可能被别人超越。品牌的维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更需要精心策划营销手段,很多世界品牌都舍得花钱,以保持品牌的知名度,像耐克一年的广告费用占销售额10%,也就是超过200亿元,而国内一些企业,产品好销的时候往往不愿花钱做广告搞营销,品牌效应慢慢减弱。
现在,夏利暂时性停产并不是不生产汽车了,一汽夏利今年推出新品牌——骏派,意味着公司开始二次创业,当然很难,希望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