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室外赛季的首站正式大赛,苏炳添准备充分,经过冬训各项技术的微调,实力又有提升,昨晚他状态极佳,这百分之一秒,到底输在了哪里?
苏炳添的起跑反应是0.150秒,比普雷斯科德稍慢一些,但仍在他的平均值之内。赛后他透露,起跑本来可以更顺畅些,是自己疏忽了一个细节。
冬训期间,苏炳添的起跑技术做了微调,为了确保精准,赛前他都会带上一把小皮尺,来测量、放置起跑器的位置。“被带出场的时候,有点着急了。”结果昨晚苏炳添漏了皮尺,为此起跑前调整了好几次。
尽管有“小插曲”,发令枪响后,苏炳添仍一马当先,充分展现今年室内赛屡破60米亚洲纪录的前程能力。50米的时候,身旁的伦敦世锦赛冠军加特林已被甩在身后;跑到70米左右,苏炳添还处在领先位置。最后30米,风云突变。9道的普雷斯科德越跑越快,不仅超过8道的谢震业,最终压着苏炳添率先冲线。
普雷斯科德的“外道超车”,因为隔着比较远,4道的苏炳添并未在第一时间注意到。赛后他透露,按照自己的节奏,在75米至80米的时候,换一口气,压身冲刺,而这个时候,普雷斯科德则未做任何调整,全速冲向终点。
“最后30米跑得有一点点艰难。”这是赛后苏炳添自己的感受。他的外教兰迪·亨廷顿认为,弟子可以在最后一段距离调整得更好些。但就是这么一丝瑕疵,让普雷斯科德抓到机会。观察对手,及时应变,这是顶尖百米选手要具备的能力。
这场飞人大战,也因为赛场下雨,增添了变数。苏炳添说,曾担心自己的专注度会受影响,结果应对得很好。但对手也一样。
普雷斯科德赛后透露,遇到和家乡相似的天气,自己反倒有了更多信心,“当看到下起雨时,我就在想,‘天助我也。’我在英格兰东部训练时,大部分时候就是这样的天气,所以这非常适合我。”小伙子很清楚,只要发挥出真实水平,就有获胜希望。最后的成绩10秒04,只比他个人的历史最好成绩慢了0.01秒。 本报记者 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