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一尘不染意义何在?
徐轶汝
  徐轶汝

  这两天,一条“旧闻”视频再度刷屏:在西安,身着制服的环卫检查员在人行道上用定长的工具围出1平方米的方框,用毛刷将地面尘土扫入容器后,倒入电子秤上的托盘进行称重。视频说明文字写道:西安道路保洁“以克论净”,重点区域每平方米尘土超5克则不达标。

  事实上,这一史上“最精细”考核标准去年2月就已开始实施。当时有媒体报道称,考核成绩与区域内环卫工人绩效相关,如果连续两次不合格,会被扣发奖金。但一年多后,西安有关部门表示,这一标准并不是针对环卫工人的,不与环卫工人的绩效考核挂钩,而是针对机械清洁作业的。

  无论环卫工人是否真的“遭殃”,两年来这一管理方式持续遭到网友“口诛笔伐”,就足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首先,如此“量化”考核是否合理?西安有关部门表示,“以克论净”的标准会根据不同的区域调整,在制定标准前也做了调研,可行性有保障。况且,这一方式并非当地首创,宁夏、山东、河北和河南等地均出台过相关规定。可影响公共道路清洁与否的因素实在太多,比如天气,北方地区本就多沙尘;比如周围环境,是否有工地扬尘或企业排污,绿植覆盖率高不高;甚至一辆渣土车飞驰而过都会带来“毁灭性”灾难……不治理灰尘的源头,却追究受害的街头,这不是本末倒置么?

  其次,如此“量化”考核是否有效?最明显的效果就是,街头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又增加了很多。那么普通市民的感受呢?事实上,西安的空气质量一向在全国排名倒数,如果行走在路上总得戴上口罩,放眼望去总是白雾茫茫,即便脚下一尘不染,又有什么意义?

  最令网友生气的是,近年来我们对于环卫工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多,也时常有网友呼吁“不乱扔垃圾”,或是建议在极端天气给环卫工人提供必要的人性化关怀,结果他们却被要求接受如此荒唐的“最精细考核”,怎能不令人“寒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教育/新民环球·广告
“南海深部计划”科考获重大成果
全球卫星导航中国“天音计划”发布
一尘不染意义何在?
复旦动植物标本馆新馆落成
上海内贸改革八项试点 列入全国复制推广经验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一尘不染意义何在? 2018-05-17 2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