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种幸福叫“爱吃”
徐 麟
  徐 麟

  很怀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吃。那时,都穷,都吃不起、吃不到啥好东西,可见不着明显的好孬对比,吃嘛嘛香、吃嘛都开心。比如炒麦粉,也就是把面粉炒熟了拌上白糖,或是用开水冲泡着吃,或是直接入口——真好吃。比如蛋炒饭,一个鸡蛋要混搭两三碗白饭加一丁点儿菜油一一真好吃。比如阳春面,只有星星点点的葱花、油花——真好吃…… 那年月,左邻右舍要是做了什么“好”吃的,总忘不了给左舍右邻端上一碗。馄饨、汤团、大排面、带肉的菜饭……夏天,几片西瓜也是“吃”礼。把碗送还回去的时候,不能是空着的,换一种“吃”的放里边是必须的,邻里间的感情,好些是吃出来的。

  后来的吃,会吃出很多吃以外的东西。清蒸鱼的盘子下面可能会压着一张订单……这样的饭局,做东的其实很累,费尽心思地赔笑脸生怕不够灿烂……不知几巡酒过后,这馍,终于吃到馅了……

  曾经流传过一句话,“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我觉得,吃出来的病,靠吃,比如吃药,比如吃养生的什么东西让它回去是蛮难的。很多病,确实是病家没能管住那张嘴,吃多了、吃久了;不吃、少吃,病症也许会往轻里走。可心里想着、眼睛看着心仪的美食不张嘴,这人活着还有多大的劲儿?! 于是,我便生出一堆的话来为吃开脱:从病理上看,饮食的结构、种类、品质,还有进食的数量、方式、时机等等,是会影响体质、助推疾病的;但从心理上看,不管是什么吃的,只要能让嘴中爽、肚中饱、心中乐,它的负面效应就会降到较低点、最低点;人的一生,理论上有好几万顿,可去掉纯果腹的吃,能让心口愉悦的、有质量的吃并不很多,所以,不管专家怎么威逼利诱,不管医生怎么危言耸听,不管别人怎么好话相劝,为了心的快活,让嘴吃起来吧。

  关于吃,我还有个理论。吃物的价值,不是和它的价格成正比的,而是和你对它的喜好程度成正比。以前,上海有个知名的海鲜自助餐品牌店,进了它家的门,我第一个取食的,肯定是血糯米八宝饭,大半饱后,再吃点普通的海鲜,像是小鲳鱼、小梅子鱼之类的;猪肉类菜肴、绿色叶菜也会吃一点。最后收场的,又是血糯米八宝饭……糯的、甜的吃物是我的最爱,它们远比鱼翅鲍鱼帝王蟹深海虾好吃,对我来说,它们的价值就是最高,吃到了、吃过瘾了,很对得起自己,很对得起那不低的人头费。进门直奔昂贵海鲜去的人,更多的,是在他盘算了性价比之后的心理满足——两种观念,两种心态;各取所需,各得其乐,两种人都心满胃足地抹了抹嘴,走出了比较昂贵的海鲜自助餐餐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登高不是陶醉时
喜看“后世博”
《品字兰亭》之三:九
萤火虫
有一种幸福叫“爱吃”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5有一种幸福叫“爱吃” 2018-05-19 2 2018年05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