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金收入“空白”
居民代表葛先生告诉记者,自2012年小区业委会成立以来,每月所产生的公益金收入,从未进入小区维修资金账户内。而《关于加强住宅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小区公益金收入必须在每季度后的次月5日之前汇交到小区专项维修资金账户内。
居民向记者出示了一张《上海市商品住宅小区业主大会账目公布报表业主大会银行账户收支汇总表》。其中,“公共收益分账户本期收入”一栏内,从2013年1月1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止,均为0。这样的结果,让不少居民产生了质疑。”
记者联系到徐汇区维修资金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解释,目前从账目上不能100%判断公益金“没入账”,居民们对此有质疑可向房管部门投诉,相关部门会派工作人员前往小区实地查勘、调查。“可能出现物业公司和业委会双方对收益情况都知晓,但已在账外使用的情况。当然,也不排除这笔公益金根本没有入账的可能。”该工作人员表示,最终结果,要等调查之后才能确定。
小区管理呈混乱
不少居民表示,公益金是维修基金的一种,三个月必须缴纳一次。“按照一般小区的做法,公益金应汇入到维修基金内,用于小区内公益维修等各个方面。”由于公益金始终未纳入维修基金账户,导致小区管理出现了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电梯坏了,修理缓慢;门禁“趴窝”,一拖再拖;道路坑洼,维修滞后……居民们表示,令他们感到尴尬的是,如今不论小修小补还是大型改造,都只能让物业公司先行垫付钱款。久而久之,物业公司也没了积极性。
应公开账目明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笔“糊涂账”,不少居民将“矛头”直指小区业委会相关负责人。“当初,业委会成立时,包括主任在内的几位负责人都信誓旦旦地承诺,会将公益金纳入维修资金账户,并在小区管理规约上签过字。”连日来,记者分时段多次致电该小区业委会和业委会负责人电话,始终无人接电话。
记者联系到了小区当地启明居委书记朱伟锋,他说的确有不少居民曾对公益金提出过质疑。目前,相关方面也正在协商此事。居民们希望,业委会相关负责人能够将账目明细公开,给小区居民一个交代。
本报记者 王新华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