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新场闵氏老宅,已是暮落时分。
超音兄得知我要去新场闵家湾的闵氏老宅看仪门,便叫来了原先在他单位里工作的闵氏后人——61岁的闵有鸣。
穿过弯弯曲曲的弄堂,闵氏老宅就坐落在新场大街的南端东侧,这座老宅的不远处,便是“南山禅寺”。
闵氏老宅现在掩匿于新场的繁华具象中,老宅里住着闵氏后人。在这个大院西侧的仪门上,“仁者”二字清晰可见,而“寿”字已经风化,是十多年前新场历史学者沈申元先生的考察推断。我仔细辨认,那个“寿”字轮廓有痕。
为什么仪门题额为“仁者寿”?十多年前,沈申元先生从闵氏家谱中发现了这么几句话:“二世祖,宗一,寿一百十八,二世祖母李氏寿一百”。据他的推断,这是闵氏在仪门上题“仁者寿”三字的原因。
“仁者寿”,就是有德向善者长寿。闵有鸣告诉我,打小起,他便铭记着“精忠报国,祥士有慧”的祖训,这八个字,也是闵氏后人的排名,他是“有”字辈。
闵氏在新场是名门望族,在明清两朝中,出过武进士一名,举人四名,武举人三名,秀才十名。沈申元的考证是,这仪门至少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是新场现存仪门中最古之一。
在这座老宅中,“仁者寿”的题额是在侧门,正门的仪门上还有题额,正面的已经破损脱落,背面尚有三字,但辨认不清,另一个字被混凝土掩盖。
“仁者寿”,就是德者长寿,因为道德崇高者,怀有仁爱之心,胸怀宽广,这种人容易长寿。
在新场,被称为“湾”的地名不多。闵家湾地处新场的南端,想来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湾”的地形可供出海者停泊靠岸。据闵有鸣回忆,他小时候听奶奶说,只要有人经过闵家湾,高喊一声“闵家湾,仁者寿”,便施以一碗大肉面充饥,然后从这个“湾”里放舟出海,熬波煮盐。
闵氏家族的二世祖宗一,活到了118岁,在那时算是很长寿的了。仁者为寿,那是对闵氏后人的教化,也影响着这一方土地上的左邻右舍。
新场之所以是新场,那是因为被浓浓的向善美德包围。
繁华落尽,时代变迁,留存的是对新场美好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