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是一些辅助性的智能设施,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帮助老人自立的。比如说当老人要到浴室去洗澡的时候,能有这样智能的设施给他调节水温,当老人泡澡到一定时间的时候,会自动把水放了,避免老人在里边出现意外。这些有一定的隐私性,老人希望自己就能把这事儿做了,并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那样的状态,那么这些智慧养老的措施就能帮助老人增加这种独立性。
我觉得除此之外是提供老人的与人交往、学习的一个环境。比如说我到芬兰的时候,看他们社区里边有一种设施,在冬天的时候,比如老人他想去跳广场舞,但是天气不允许,他的身体也不允许,他不能开车出去,但是它有一个智能的终端,可以在电视里显示的教练带领跳操的画面。其实你从教练的那个终端看,是一面墙上有很多终端,他是同时面向一批老人在带着他们做运动。这样一来每个老人自己在家里,既有归属感,又减少了独自在家的孤独感。
3.老人不惧怕变老,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尊严,希望大家能够平等地去看待他,而不是把他看作一个弱者。
我们的智慧养老,是为了安全、独立,更是为了老人的尊严。和老年人交往时年轻人会有许多想法,觉得自己虽然尊重老人,但是并不想多了解他们在想什么,甚至于说话的时候都很小心,担心老人会不会不喜欢我这种方式。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西塞罗写过一篇文章叫《论老年》,在中国的文化里,我们比较忌讳谈死亡,但当时的西塞罗七十岁,他写了这篇辩论的论文。他说你现在二十岁,我现在七十岁,咱们谁怕死亡,他说我七十岁了,很多事情,很多地方我都去过,我也结婚成家,游历了很多地方,还当过古罗马的执政官。所以他说很多老人,其实已经实现了许多愿望,能够比较坦然地去谈论这个问题。那么年轻人们更应该积极地去面对生活。其实这篇文章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视角,我们对老年人的一些看法,可能并不真是老年人惧怕的那样。
你看有时候你到贫困的地方、到很偏远的农村的时候,老人穿着过去的中山装,那是他最好的一件衣服,他用来接待客人,是很重视客人的一种礼貌,而这背后就是他的尊严。我在美国坐公交车的时候,有一次我坐在椅子上,上来了一个老人,我就站起来给他让座,他就给我摁住了,他不让我站起来,他就问了我一问题,他说你为什么给我让座。你要怎么回答,一类就说我觉得你太老了,你很虚弱,我要帮助你,你是一个弱势的老人,那有很多老人,他可能不愿意听到这样一个答案。另一种就是说我尊重你。那个老人他就说一句话,如果出于尊重,那应该是我需要的时候我问你,你能不能帮我一下,这才是对我的尊重,你一上来就站起来说给我让座,显然是觉得我比你要弱。
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也是如此,其实很多老人借助这些设备的时候,他是希望你能够平等地去看待他,而不是把他看作一个弱者。我想当大家到了老年的时候,也一定希望别人这么看待自己,不是你去帮他,而是用我们自己的能力,借助这样一些智慧养老的手段,使老年人的生活能够更加的独立,更有自尊。
4.智慧养老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使相关的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我们在智慧养老的解决方案上,如果再往前去做,我想就是我们的智慧中国。智慧中国包含了现在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智慧养老一定会是智慧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如果拿现在的一些方式来类比的话,我们会对智慧养老、智慧中国,它的解决方案有一种期待。
我们如果比较一下,我们为什么在互联网上买东西,为什么在互联网上订餐?第一个原因,这是更方便的选择,更快捷的服务,当我要给老人购买某一种产品,提供某一种服务,解决他的这种担忧的时候,能够在很多选择里快速得到服务。我今天提出这问题,可能明天就有人能够来提供服务。同时,它能够使经济上更划算,你现在到市场上去找一个看护人员还未必是符合你真正需要的,那么如果我们将来智慧养老的方案能够把我们已有的服务资源和老年人的个性化的需求更好地对接在一起,它就是一个省时、省力、省钱的解决方案。所以这是智慧养老的生命力所在,它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使相关的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所以说,智慧中国将来会使我们这些相关的服务和产品更加集合,有助于我们的智慧中国建设,同时也能够使老人更加受益。我们现在已经出现这么多老年人,我们已经有很多青年人在关心老年人的时候,也是智慧养老大幅度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我们在谈论智慧养老,大家还会经常听到老人的一句话:我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不想给子女添麻烦。智慧养老是朝着老人能够尽可能地自主生活的目标,希望大家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的养老,也希望到那个时候,大家进入老年的时候,应用了这些智慧中国的方案,智慧养老的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加独立,不会给任何人添麻烦。
选自CCTV1“开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