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访渡边淳一文学馆
曹正文

  曹正文

  七月初的上海进入黄梅时节,有点闷热,而日本北海道却清凉了许多,由于台风,白天的气温才20摄氏度。我在札幌中岛公园附近,找到了渡边淳一文学馆。

  渡边淳一出生在北海道上的砂川町,由于他父亲是入赘女婿,渡边淳一跟的是他母亲的姓。他一生留下50多部中长篇小说,出版作品集多达130部,被誉为日本文坛的“言情大师”。这座文学馆建于1998年,当时渡边淳一已65岁,他获知自己家乡要为自己建一座文学馆,设计者又是名列世界建筑大师排名前三的安藤忠雄先生,渡边淳一当即表示极其支持,不仅提供了有关他生平的大量资料与照片,还捐赠多部珍贵的手稿。

  因此,我走进有现代设计风格的文学馆,首先让我感受其雅致立体的造型,一楼是图书馆和休息区,图书馆内陈列了一百多部渡边淳一的作品,可供阅读和了解渡边淳一全部作品内容,除了短篇小说与中长篇小说,还有他的散文、随笔与历史传记;二楼是渡边淳一的生平介绍,包括他文学的起步,他作品所获的各种荣誉,还有他与拍摄其小说的影视演员之合影;比较珍贵的是他几部成名作的手稿,还有名家访谈实录。三楼是他生前使用过的工作室兼会客室。而地下一层是一个报告厅,可容纳四五十人的演讲和开研究会。这样的规模,在我已参观过的二十多位日本作家文学馆中,只有松本清张文学馆可以与之媲美。

  面对渡边淳一的文学历程,在文字与图片中,我对渡边淳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和鲁迅先生一样,原先也是学医的,他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渡边淳一毕业后在母校当上骨科讲师,后又当了近10年骨科医生,获医学博士学位。在日本当一名医生,是一个很值得尊敬的职业。但渡边淳一天性喜爱文学,他在札幌一中读一年级时,就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日本古典小说,他在高中时代不仅读完了川端康成、太宰治、三岛由纪夫的作品,而且特别推崇欧美作家海明威、卡缪、萨德的名著,并以春水上行的笔名写作。因此,渡边淳一当时心情很矛盾,是继续做骨科大夫呢还是走上文学生涯?他为此给美国一位摩西奶奶写了一封信,说了他面对人生的困惑与抉择。

  这位摩西奶奶生于1860年,比渡边淳一大了整整67岁,她年轻时以刺绣为业,76岁开始学习绘画,她80岁时在纽约举办了个人画展,就在这一年,她收到渡边淳一的信,她当即给渡边淳一回了一张明信片,上面有她画的谷仓和一段赠言:“做你喜欢做的事,哪怕你现在已80岁了。”

  正是这张震撼渡边淳一心灵的明信片,让他立马弃医从文,他于1965年写出了第一篇心理分析小说《死化妆》,后来便是《光与影》,赢得直木文学奖。《无影灯》《花葬》《遥远的落日》《双心》《心脏移植》《玻璃结晶》都取材于医生生活和医药题材。他先后六次获文学奖,几乎包涵日本所有的文学大奖,而长篇小说《失乐园》也走俏欧美与亚洲文坛。

  有意思的是,在一楼至二楼的楼梯拐角处墙上,放了好几张渡边淳一在各个时期的特写照片,他的青春,他的中年,他的晚年,每个时期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魅力的男人,他卒于2014年4月30日,享年80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生态上海·专版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慈善专版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上海农民
访渡边淳一文学馆
同心载道
唐云与发小
盲人做梦
驰 骋(摄影)
一场“伪球迷们”的狂欢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访渡边淳一文学馆 2018-07-25 2 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