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的前八年,你出生在鼓浪屿岛上,9岁那年你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17岁你在奥地利维也纳世界青年钢琴比赛中获第一名,20岁你在高手如林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钢琴比赛上获第二名。
历史的进程来到了1967年,金水桥畔的演奏在京城引起轰动,领袖的接见,更让你豪情万丈。1968年人们打开收音机,一曲“奶奶你听我说”伴随着一阵清脆明亮的钢琴声,钢琴伴唱《红灯记》,顷刻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那个年代,我幼小的心灵感受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音乐。天籁之音、天籁之音呵。
弹指一挥间,50年过去了。此次,为纪念舒伯特逝世190周年,你给我们带来两首精选作品。第一首“C小调小快板D915”,据说当年舒伯特创作此作品是作为对贝多芬的一种致敬。四个小节的主题几乎涵盖了人间的冷暖。左手三连音伴奏下的那次变奏最为迷人,乐曲洋溢散发着浪漫情调,自然悠缓的流淌中给主题带来丰富的音乐变化。作品表达的意境有点像时下的上海天气,一个夏日的雨夜,一场滂沱大雨突然降临,那是一种久旱逢甘霖力量的积蓄,也有雨过天晴后的爽快,天才的舒伯特把大自然的景象作了深深的描述。
第二首作品“142D.935”为四首即兴曲,最精彩的无疑是第三乐章降B大调、行板、变奏曲式。第一部分,优雅、抒情、活泼。第二部分,则是一首悲歌。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舒伯特同样用动听优美的旋律来表达他的抒情性,把钢琴的爽朗和柔美表现得淋漓尽致。速度稍快部分像似一头活泼的小鹿欢快奔跑在无边的草原上,随着主题反复出现,高音部分尤为清脆、响亮,被誉为舒伯特最美的旋律。
下半场的钢琴伴奏“红灯记”,让怀旧的人们过足了瘾。耳熟能详的一首首歌,在你熟悉旋律的伴奏下,顷刻变成千人大合唱。
琴声奔放、琴声不断、琴声悠扬,鼓浪屿岛上的琴声一直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