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0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毒枭保姆
潘高峰
  潘高峰

  保姆和毒枭,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最近有了交集。

  今年7月12日上午,公安民警化装成物业工作人员,敲开了上海徐汇区田林东路一小区的一户居民家门,带走了一名官姓女子。这名女子是该户居民家的保姆,事发时,她正在雇主家中打扫卫生。

  据媒体报道,当时,民警拿出随身携带的官姓女子照片,再次确认其身份后,亮出了警官证。“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面对突如其来的民警,官某显得十分惊慌,她没想到自己想尽办法躲藏了9年还是被抓。雇主一家也吓了一跳:看上去“老实巴交”的保姆竟是一名女毒枭!

  毒枭兄妹盘踞缅甸向国内贩运毒品,哥哥被抓后,妹妹一直藏身缅甸躲避通缉。谁能想到,她竟已偷偷潜逃回国,并用假身份在上海当起了保姆。“再也无法直视保姆界的阿姨们。”“求雇主的心理阴影面积。”看了新闻,除了表达震惊,也有不少市民表达了担忧:“现在当保姆的门槛都这么低了吗?”“马上就要请月嫂,怎么才能避免中招。在线等,挺急的。”  

  戏剧性的事件,折射出的其实是目前家政行业的乱象。此前笔者也曾就此做过报道,揭露网约家政服务平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审核不严,前科劣迹人员、甚至在逃人员混杂,因此引发盗窃案件频发。仅今年前5个月,上海就发生此类案件数十起。  

  众议纷纭中,有个建议听起来挺有道理:有关部门应该想办法帮中介机构和雇主查验保姆提供的身份真假,背景是否清白。据笔者了解,目前警方是可以帮个人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也可以在出具介绍信的情况下,帮平台进行身份证真伪查验等背景调查。但可能是怕麻烦,中介机构和网约平台极少提出这样的申请。  

  有人可能会说,身份审核有侵犯隐私之嫌,也为有前科人员重返社会设置了障碍。但反过来想,家政雇佣关系,应是对安全系数要求最高的一种雇佣关系,毕竟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一切必须基于信任。两害相权取其轻,建立起统一行业标准,通过大数据进行被雇佣人员背景调查,应该成为家政行业健康发展的根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公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人物/新民环球
外卖哥烈日下等送餐,情何以堪
“香汗”作诱饵,捉蚊要活的!
毒枭保姆
电缆耷拉影响交通 民警酷暑中托举半小时
“拼多多”平台现大量假冒货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毒枭保姆 2018-08-02 2 2018年08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