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本散发油墨香味的《原野收藏拾经》(文汇出版社出版)完成了。清新雅致的封面,昭示是本有格调内涵的书。
该书紧贴现实生活,紧跟时代脚步,叙述了作者在收藏方面的短文:奇石开卷篇,《泥石·一带一路》“丝绸之路”薪火相传,“一带一路”宏伟构思,成为复兴古老文明、推动时代进步、促进东西交流、助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强盛和友谊之路;《泥石·大运河畔》承载深厚的中华文明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河水东去,余韵悠悠。根艺篇,高级根艺师钱知宸《形意根雕<石库门>的记忆》主题鲜明、构思巧妙,将旧上海世俗风情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勾起老上海人的温馨回忆;《根抱石·秋赋》以一幅秋天里的山居吊脚楼,展示了工艺美术大师俞柏青将故事“编入”根雕,将生活融入根艺,创立的写意木雕。陶瓷篇,《竹报平安》由竹桶和苹果组成的陶艺器皿,布局动静相宜,张力与内蓄浑然一体,线条和釉彩,简洁鲜明,娴熟地调动了釉彩交融产生的神妙特质,将画面主题烘托到了极致;《徽韵》反映智慧、勤劳的徽商,用双手、汗水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诗篇,表达了徽商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杂项篇,《山秀园石·奔马》两匹骏马,仰天长啸,长鬃飞扬,四蹄翻腾,豪放洒脱的雄壮画面。以示祝贺景海鹏、陈冬二位属马宇航员驾驶神舟飞船,圆满完成任务,真可谓:骏马出阵,马到成功!寿山石《思念》斗转星移,世事更迭。福州寿山石雕始于南朝,勃兴两宋,鼎盛明清。如今,被中外收藏界一致认同,荣登“国石”候选石榜首。它的到来,给我的职业生涯和收藏经历,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凡此种种,文图清晰、文情并蓄。除记录作者收藏中的趣事、趣闻外并佐以大量人物照片和藏品图片,从中,透显出作者充实的业余生活,追求艺术的高尚情操,以及对艺术执着热爱的精神。
俗话说“天道酬勤”,原野比较痴迷收藏,写作也很勤奋,2015年出版了《原野收藏拾趣》一书后,他的收藏开始更趋条理性,东西少了,但更精了;他的收藏开始更趋文化性,不光是收,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几乎一件好东西,就能写成一篇耐人寻味、内涵丰富的好文章。他以精湛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收藏者的不同的社会和人生,以及精彩纷呈的藏品。我建议他再次出版《原野收藏拾经》。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持之以恒,2014年其父亲不幸中风长期住院后,他要在照顾父亲和在家九十多岁老母亲的前提下,搞收藏、写文章,真是不易。几年来,他始终如一,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收藏玩家、快乐玩家,也是晚年退休后,开始从事收藏的退休玩家的楷模,尤其值得老年收藏人学习。
总之,《原野收藏拾经》是一部令人快乐的休闲好书,是一本旁征博引、文质兼美的好书,是一本有分量、有品位的好书。如此清新脱俗的新书,宛若一泓清泉润泽心田,恰似一棵大树撒下一片阴凉,给收藏人提供了一块静心歇脚的交流驿站。
(8月18日周六上午10点,在多伦路161号“文博堂”举行该书签名售书及古玩收藏鉴定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