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城建热线话务员参与本报夏令热线服务13年~~~
城建热线话务员参与本报夏令热线服务13年~~~
城建热线话务员参与本报夏令热线服务13年~~~
城建热线话务员参与本报夏令热线服务13年~~~
     
2018年08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建热线话务员参与本报夏令热线服务13年
从疲于应付到从容应对
宋晶
  我是一个上海小囡,对这座城市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夏天时常来袭的台风。工作后,我有幸成为了上海12319城建服务热线的首批话务员,并于2006年开始参与新民晚报与市建设交通系统政府部门共同主办的夏令热线活动,迄今已有13年。

  一年一度的夏令热线期间,台风时有光顾本市,尤其是2012年强台风“海葵”。当时,肆虐的风雨使我们的上班路异常艰辛,市民来电更是暴增至历史最高点。电话那头,市民有咨询,有担忧,也有烦恼,持续不断地接电让我们有些精疲力竭,但是许多同事都自愿放弃休息,连续工作20小时以上,就是为了尽快受理处置各类诉求,让电话另一头的市民可以安心。

  2005年“麦莎”、2006年“桑美”、2011年“梅花”、2012年“海葵”、2017年“海棠”、2018年“安比”“云雀”……13年来,在一次次与台风的较量中,我们逐渐积累了应对极端天气和接电高峰的宝贵经验,加强合理排班,苦练业务技能,从最初疲于应付,到现在能够从容应对。

  对每个热线人来说,这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其实,不仅是我们热线人,每一个奋战在城市建设与管理战线上的工作人员,都在与台风的较量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

  未来,强大的台风也许还会光顾上海。到那时,你们还会看到我们城建人忙碌的身影。我们将继续怀着淡看“风云变幻”的从容与自信,应对各种恶劣天气的考验。

  上海城建热线服务中心 宋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阳光天地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问题即知即改 管理持续长效
从疲于应付到从容应对
供排水、电力、交通分列前三
酒店装修施工“乱哄哄”
新民晚报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A07从疲于应付到从容应对 2018-08-14 2 2018年08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