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泡饭有讲究
叶世荪
  文 / 叶世荪

  用开水浸泡干饭,使之变成像粥个稀饭,上海人称为“泡饭”。这个泡饭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上海饮食习惯之一。仔细考察,这种拿干饭煮成稀饭的做法有两种:用开水浸泡或沸水稍许滚一滚,叫泡饭,也叫饭泡粥;加入水后再煮较长时间,叫做汆粥,也叫饭汆粥。

  饭泡粥的米粒仍旧分明,相对硬实;网络上这样解释泡饭:“江南一带(尤其是上海)的一种常见食物,多用来当早饭。与粥不同,非但全无粥的那种黏糊和缠绵,反而条理清晰。”日式“茶泡饭”和韩式“酱汤泡饭”也都有这种特征。而饭汆粥则米烂黏稠,更像稀饭。

  还有,假使直接用米煮成粥,上海人就叫其为“米烧粥”,以区别于饭泡粥和饭汆粥。

  讲起来,泡饭和汆粥也都是有历史的。泡饭原来写作“氵奅饭”。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记载说:“(高宗)向自相州渡大河,荒野中寒甚,烧柴,借半破瓷盂,温汤、氵奅饭茅檐下,与汪伯彦同食”。这里的氵奅饭,就是如今所说的泡饭。《集韵》:“氵奅,披教切,音泡,渍也。”清代光绪时的《黄岩县志》注:“滚水渍物曰氵奅”。

  汆粥的汆字,则应为“爨”。2015年3月10日《文汇报》刊有褚半农的考证文章,说:“爨是炊、烧之意,爨粥、饭爨粥,就是将饭再烧成粥。”《广韵》:“爨,七乱切”;《周礼·夏官挈壶氏》:“及冬,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而爨”。讲到都是烧煮的意思,可证其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雅加达之光
   第A10版:雅加达之光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叫一声“张家姆妈”
何以解暑 东北大板
上海泡饭有讲究
摇扇子
记忆里个外婆
迭只电唱机还闶辣海
新民晚报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A20上海泡饭有讲究 2018-09-02 2 2018年09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