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老师对笔者说起一件事:有次,她找一位小学生谈心,那孩子说起家里情况时,颇生气,“妈妈经常为做作业训斥我,她发火时样子真的很丑。”学生此言,老师记在了心里。后来,有次家校互动,老师把这句话说给这位学生的妈妈听,她顿时就愣住了,感叹:“原来,我在孩子心里是这样的。”
家庭既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又是童心撒欢的天然乐园。家长的举止言行对孩子是“第一示范”,也是“第一信息”。孩子的心理,虽说稚嫩与脆弱,但也会依据第一直觉作出本能反应。许多时候,你轻轻地摸着孩子的头,说一两句鼓励话,会让孩子倍觉温暖,平添信心;有时,你粗暴地呵斥,甚至动手,只会让孩子受到惊吓,徒增怨气。有位名人说过:“孩子最喜欢爱他的人……也只有爱才能培养他。当孩子看到并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爱的时候,他会努力听话,不惹父母生气。”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些“不明白”很正常,父母也是从“小”过来的。此刻,家长应循循善诱,静下心来帮助指导,像讲故事般地慢慢地开导,岂能由着性子吹胡子瞪眼、扯嗓子责骂!“成功的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更是孩子的朋友;既是孩子的严师,又是孩子的知己。”请切记著名教育工作者、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这句话。
父母教育孩子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粗暴的教育难以让人接受。如何使家教变得美一些、更美一些,需要家长们思考。相信更多的父母们,会从中领悟到些许,别让孩子时常看到“你发火时很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