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上发布的黄浦区社区工作者能力报告显示:
■ 社区工作者的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倾向非常突出 黄浦区所有的社区工作者中,男性占31.4%,女性占68.6%;在代际分布上,“70后”和“80后”的社区工作者已经成为社区工作者的骨干,总共占63.6%;社区工作者的文化程度也逐步提高,38%以上的社区工作者具有本科学历,甚至还有1.1%的社区工作者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大概三成左右的社区工作者通过了国家社会工作师考试。
■ 服务能力强,但创新能力较弱 黄浦社区工作者需要提升的能力排序依次是统筹协调能力(60.8%)、改革创新能力(53.2%)、依法治理能力 (46.5%)、服务群众能力(39.8%)、组织共治能力(37.1%)、引导自治能力(33.1%)、信息化运用能力(29.5%)。
■ 希望在培训方式上进一步改进 超过三分之二的社工希望多开展参观学习、模拟创作、训练与沙龙讨论。
在论坛现场还正式启动“黄浦计划”。这个计划是黄浦区工作者能力建设总体规划的核心,以培育新一代社区治理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为目标,共三期,每期经过社工自荐、街道推荐、区相关部门联合筛选,选拔30名左右的优秀社工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滚动开班,计划到2020年,培养100名左右的社区治理骨干。当天,“黄浦计划”一期正式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