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在上海地图最北边缘,接壤苏州。
在明代,苏州人祝允明经常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漫游嘉定。几位吴门才子喝酒、题壁、看如花的女子春衫薄弱,而后缓缓归。因手有六指,祝允明自号“枝山”,可见其内心之豁达与喜悦,有理由成为众多话本、戏剧中的有趣角色。
嘉定一座寺院内,祝枝山看到《西厢记》中崔莺莺的画像,赞叹:“妖妍宛约。”复困惑:寺庙墙壁上有一个妖妍宛约的美女,对那些参禅清修的僧人,是多么艰难的晚课呵。
我多次来嘉定,在几个寺庙晃悠,为了像祝枝山那样看到崔莺莺画卷,或像张生那样窥觅当代崔莺莺,无果。路边,嘉定新城的众多楼盘推销广告林立,有如下字眼:“本小区配套设施有超市、公园、邮局、幼儿园、学校、医院、寺庙。”我笑了。嘉定有菩提禅寺、云翔寺、曹王禅寺、吴兴寺、护国禅寺、震竺禅寺、留云禅寺、圆通殿、华藏禅寺、万佛讲寺、孔庙,等等。我不知道祝枝山在哪个寺院看到崔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王实甫《西厢记》中,张生最动人的念白,就是“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在一座寺庙西厢,别有意味。一对男女的春情,与一座寺庙的清秋气,构成对比和冲突,方能趋于深沉和明净?
嘉定寺庙之所以出现“临去秋波那一转”,或许阐明:只有面对并克服了崔莺莺所象征着的尘世诱惑,一个人才能悟道、参禅。多么难。
嘉定孔庙,南宋时期建成,有“吴中第一”之称。在这江南地区著名的古代科举考场——看到另外一种“崔莺莺”:无数学子囊萤夜雪、悬梁刺股。
大成殿、两庑、大成门、棂星门、名宦祠、乡贤祠、崇圣祠,在孔子旗帜下,江南书生无不骑马、乘舟、徒步,来此膜拜孔子,再进入旁边考场。嘉定孔庙内陈列有历代状元的姓名、籍贯,细细读之,发现宋元以来的状元多出自江苏、浙江一带,充分印证了经济繁盛与才子如云之间的逻辑关系。
孔庙内陈列有部分状元考卷以及考官的红色眉批,字迹均端正、无味,类似儒生面孔;也展示作弊者在马甲背心、手帕、鞋底、裤头上用蝇头小楷密集抄录的《四书》《五经》,如同恶作剧者的鬼脸。考场遗存格局如下:一条长廊,两侧为一间间由木栅栏隔阻的半开放式小屋,考生一人一间;考生身旁有食盒、便桶,面前有笔墨纸砚,但砚台须薄,笔管须空,食物须切开,以免作弊;巡考官或在长廊上逡巡,或在考场一角高台凌空俯视,如苍鹰或摄像探头……
一个埋首走笔的前朝书生,脑海大约回响着宋真宗赵恒的《劝学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那如玉容颜,就是崔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的妖妍宛约吧——
激励但丁的是贝亚特丽齐,率领浮士德的是格蕾辛、海伦,鼓舞张生的是崔莺莺。哥德说,“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上升。”
孔子画像,凛然于壁。在我眼中,他是先秦时期的思想者,中国最早的散文家群体中的一员,为后世传递了早期的人间消息。
喜欢“取瑟而歌”“咏而归”中那一个天真与狂喜的孔子。先秦时期的散文观,大约就是“天真与狂喜”——
老子:“道法自然。”
孔子:“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辞达而已矣。”“修辞立其诚。”
孟子:“万物皆备与我。”
庄子:“磅礴万物以为一。”
孔庙前一棵高大繁茂的许愿树上,系满写着“保佑某某考上某名校”之类字样的布条,迎风飞动。“天真与狂喜”呢……
破执迷,难。参禅而后破禅,得大自由、大自在,尤难。
庭院静谧,一个少儿国学班正在上课,童声背诵孔子编辑整理的《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天真与狂喜的句子,这些童声,多美好。
嘉定周围有多家汽车制造厂,以及F1赛车场。汽车引擎铿然轰鸣,庙堂钟声隐约荡漾,交响,内心在种种秋波间沉浮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