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97年,苏东坡因遭迫害,被贬谪至海南岛儋耳郡。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蛮荒儋州,苏公却以诗意的目光发掘了一片“人心反本、性德修古”的世外桃源。在人生最后的三年里,他与海南黎族居民平等相待,建“载酒堂”,传文教字,一洗蛮荒;开凿“东坡井”,以活泉水代替之前人们饮用的咸滩积水,救黎民于肆虐的瘟疫之中;改变生产方式,为南荒之地引入农耕文明。“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苏东坡将海南当作了自己的家乡。
有人说,“东坡不幸海南幸。”苏东坡在儋州的三年,为海南留下了文化艺术的种子。近千年以后,作为“东坡”文脉的后人,海南省歌舞团花费7年时间详细研究了苏东坡谪居海南的历史,以行船道途为伊始,编排了“翁谪南荒”“黎汉兄弟”“桄榔劝学”“天涯学堂”“鸿雪大梦”五幕民族舞剧,从历史性、民族性、精神性、文学性、艺术性五个方面书写了一个立体生动的苏东坡。本报记者 吴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