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大本钟,上海的海关大楼大钟……每一座魅力城市,多伴有雄浑的钟声低回,吟诵历史浩瀚的传奇。
爱丁堡,苏格兰的首府,也有着一座地标式的钟塔。奇特之处在于,这是一口从不准点的大钟。
爱丁堡是让人着迷的。童话般的哥特式皇家城堡与死火山的熔岩管道口相依相拥,扑朔迷离的中世纪小巷、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塔、奇峻的玄武岩峭壁相映成趣。而来到王子大街的东端,巴尔莫勒酒店顶楼钟塔也是到此一游之地。钟塔的时间一直不准,确切来说,比起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相差了三分钟。
这是当地人家喻户晓的故事。这座58米高的钟塔,位于杜格尔德·斯图尔特纪念亭的左边,它恰巧位于城市的中心,在老城与新城之间,汇聚了所有的商业活动与民生生活。灯塔出现于1902年,当时这座爱德华时期的建筑,作为北不列颠车站酒店刚刚开幕。从过去到现在,它俯瞰威佛力火车站的月台和信号塔,仿佛身着红衣的列车服务员在火车外迎送旅客。北不列颠铁路公司想要确保乘客们不会错过火车,他们认为将钟拨快3分钟能使旅客们留出更充裕的时间去搭乘火车。直到今天,这一误算仍然有意为之,以帮助这座城市保持准点。其实说它从不准时,倒也不十分妥帖,每年12月31日晚,一位工匠会被派到钟楼修理这一计时错误,以方便人们进行传统的迎新倒数。随后,大钟便又回到了其精准的误点。
历史的车轮隆隆向前。大钟之前依靠手工上发条,上世纪七十年代才用上电力。钟楼所在的酒店也几经变迁。蒸汽火车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同样被淹没的,还有铁路持有酒店时代。日新月异,人工智能的时代,太多曾经的先锋、过往的骄傲被抛在了脑后。但这个美丽的错误,却仍作为爱丁堡的今日日常被保存,从没有人提议要将其“拨乱反正”。当我们更多以手机,以手表来获取时间信息的当下,误点大钟不只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无论人类如何强大,成就科技如何精尖,总还是有情怀的东西在支撑,在闪光。
从回望中远眺,更可感负重前行的责任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