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皮”少年心
林筱瑾
  林筱瑾

  “呜呜——”汽笛声响,12节清一色的软卧绿皮火车专列,载着我们结束新疆伊犁草原的旅程向上海竞发,从伊宁经乌鲁木齐,穿越吐鲁番盆地和茫茫戈壁、沿着河西走廊向黄土高原,又贴着秦岭山脉一路朝黄淮平原飞奔。站在绿皮车厢的走廊里,看窗外退后的风物大片已临近尾声,不免感怀:在这个咫尺宽的长廊里,我追逐晚上九点最后一抹的暖阳,遥望黑色莽原中寂寞的朝霞,邂逅一见如故却下一站不再相逢的知心旅伴,午歇的阳光通道,留下我长长的寂寥,任时间肆意挥霍,思绪纷飞。

  墨绿色的底、车身点缀着望不尽头的亮黄色带,绿皮火车在我幼年的眼里,是钢铁的绿巨人,白底黑字连接着地名的小小车牌是它闪亮的眼睛,见证着无数种迁徙的故事。清晰地记得6岁时随母亲去福州省亲,三十多小时我蜷缩于硬座,白天,小扁鼻贴在玻璃上,凝神看窗外百变的情景:进山洞前那一声汽笛长鸣,像从机车的丹田处迸发的怒吼振聋发聩,一阵飓风呼啸而过随即把我甩进黑暗;更期待双车交汇时加倍的速度,冲击着视觉及耳膜的强烈气流,瞬间带来闪电般眩目的科幻场景;过桥时匀速后退的桥架和远方白茫茫江水,让一颗小心脏有悬空般的心惊肉跳之感,“绿皮”的魅力让我欢喜让我忧。

  长大后,大三暑期实习目的地是遥远的贵州少数民族山区,一车荷尔蒙勃发的青春学子,揣着梦想嘻嘻哈哈拥坐在燥热的车厢内,汗湿的衣衫、后背的盐霜、铁轨的金属撞击声和第一次的难眠之夜连同后来苗岭的实习成果,深深地刻写成绿色的回忆。

  岁月如歌,现在,藉地理和科技之便,联接上海苏州的地铁也不再是梦。虹桥高铁及航站楼无缝对接地下交通,四五个小时的城际高铁如坐升级版地铁般便捷。此时,绿皮火车成了慢生活的注脚,虽然恒温的车厢带来了舒适,然而逐渐式微的内饰和设备配置,越来越不受主流的待见,慢速,让它正走向铁路的边缘。但这贴地的绿皮火车慢游,倒成了心头好。随着“咔哒”一声窗扇就位,涌入的风让人体验真实版的风驰电掣。隆隆声里的追风感,似七月下肚的冰啤酣畅淋漓,无所能及的激爽唯“绿皮”特供。

  无奈,此情只待成追忆。所幸的是,因这次梦想成真的草原之旅让我重温了欲速不达的“绿皮”慢生活。我惊奇地发现,在车厢这条快乐“站”道上,有“厢邻”们八段锦和广场上的舞姿;飘扬在扶手栏杆上的毛巾们像年轻时宿舍外的七彩旗;狭窄的四人床铺之间,种种迷你棋牌神器各显神通,激战正酣;在“卧房”的小桌板上,我自备焖烧杯、一碗无添加的车厢八宝粥,给旅途中的胃以家的礼遇。如果说,新疆的草原是老少年们七月的“诗和远方”,那么,“绿皮”俨然是一部夏令营的集体房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共享进博会
   第A07版:共享进博会
   第A08版:共享进博会
   第A09版:共享进博会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4版:公告
   第A15版:大虹桥专刊
   第A16版:大虹桥
   第A17版:大虹桥
   第A18版:大虹桥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化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汽车周刊
   第A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专题
   第A30版: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广告
   第ZF01版:中缝4-29
扫一扫
菊香蟹肥
译出好玩来
好名字一生随
“绿皮”少年心
吴昌硕的眼光
猪油拌饭
新民晚报夜光杯A27“绿皮”少年心 2018-10-31 2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