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无不渴望长命百岁,但如何才能做到健康长寿?很多人都显得很困惑。对于这个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家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灵沼街道西石榴村,现年103岁的余春荣老寿星的回答却是很简单,这就是“粗茶淡饭别挑食,勤于劳作别闲着,心态平和别上火,热爱生活别闷着”。
赶紧吃饭 别耽误了看节目
2018年11月7日,该村老年协会副会长杜孟君告诉记者,别看这位余春荣老寿星已过百岁,但依然有着一颗爱热闹的童心!前不久,长安区组织文艺工作者下乡演出到了西石榴村。余春荣老寿星听说了这一消息后,立刻显得很兴奋,马上吩咐儿媳妇:“赶紧吃饭 别耽误了看节目”。贤惠孝顺的儿媳妇柏如珍听到老人发话后,便加快速度做好了晚饭,将苞谷糁子稀饭和一个馍馍递到了老人手里。余春荣老人吃完饭后,便在儿媳妇柏如珍的陪伴下,连拐杖都不拿,就健步走到演出现场,兴致勃勃地看完了节目。
余春荣的儿子冯西安告诉记者,虽说年事已高,但老人家却一直保持着一种热爱生活、喜欢热闹的心态,从来不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总想着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平时与乡里乡亲的关系也处得非常融洽,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喜欢来和老人家聊天,听到别人讲的笑话,老人家也会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开心地笑起来。
杜孟君副会长还说,由于余春荣老寿星是这个村子里年龄最大的老人,因而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老年协会都很关心她。除了逢年过节前去看望慰问以外,平时也经常过问老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今年重阳节村上举行庆祝活动时,还特意请余春荣老寿星坐在了主席台上,表达了对百岁老人的敬重与关爱。
养生之道就是手脚不闲
初中毕业的柏如珍,是余春荣老寿星的儿媳妇。柏如珍自1976年农历腊月初六从娘家冯村嫁到西石榴村,至今已服侍照顾了婆婆余春荣整整42年!村子里的乡亲们都说,余春荣老寿星之所以能够享高寿,其中也有贤惠孝顺的儿媳妇柏如珍的孝敬服侍之功劳!
对于老寿星的养生秘诀,柏如珍透露说,农村普通人家经济条件有限,也没有经济能力去买一大堆五花八门的补品保健品。但如果要问老寿星婆婆能够健康长寿的秘诀,她认为起关键作用的并不是什么补品保健品,而是老人家常年都保持着一种闲不住的良好生活习惯,一天到晚总是手脚不闲。里里外外的环境卫生一直都是老人家在忙乎,别人几乎是插不上手。地上只要有一点点垃圾,老人家便会拿起扫把来扫掉,经常还是扫了屋内,又去扫大门外面的街道。每天起床后她总是把床铺清扫整理得干净整洁,老寿星自己的衣服也是亲自动手去洗。柏如珍说自己有时在地里干活顾不上回家做饭,老人家就自己动手做饭吃。柏如珍总是担心把老人家累着了,就劝她不要再干活了,但她虽说当面也答应,而过后却照干不误。家里的玻璃窗户挺高,老人家便端来凳子,踩到上面去擦窗户,有时挡也挡不住。后来知道再阻挡也无济于事,只好暗暗保护着老人家的安全,并尽量不让她过于劳累。
拾麦穗捡柴禾 不让干活偷着干
朴实厚道的冯西安是余春荣老寿星唯一的儿子,他和妻子柏如珍两口子说起老寿星来也显得有些无奈。以前每到夏收季节,老人家总会去收获过的麦地里去捡拾遗漏的麦穗,有时到了中午吃饭时间,柏如珍做好了饭,却左等右等不见老人家回家吃饭,只好跑到麦地里去找寻,而往往找到老人家后,都会看到老人家捡拾了一堆麦穗正在费力地往回走。柏如珍见状也不便再说什么,只能接过老人家抱的麦穗并陪着回家。近些年夏收时,经过冯西安和柏如珍两口子左劝右劝,才总算挡住了老人家的拾麦穗行动。
冯西安和柏如珍两口子以为从此以后老人家就不会再下地了,谁知在前不久的一天,两个人忙完别的事回到家,发现老人家和家里的架子车都不见了,四处寻找时,邻居们才说好像看到老寿星独自一人拉着架子车往地里去了,冯西安和柏如珍两口子赶紧追到了地里,却看到老人家正在将捡拾到的一大堆干柴火往架子车上装。原来,老人家趁着儿子媳妇不在家,便偷偷地跑到地里捡拾了一堆柴火。老人家风趣地对儿子媳妇说,你们要孝敬我,那就再别拦着不让我干活,因为一辈子干惯了活,要是闲下来啥都不干,那还真的难受啊!
余春荣老寿星嫁出去的女儿还总结了八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老母亲的长寿经:“心存仁慈与人为善,心态平和与世无争。忠厚实在以诚待人,性情温柔不急不躁。勤劳好动讲究卫生,和睦邻里团结友爱。家庭和谐不生闲气,儿媳孝敬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