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奚小琴:石库门里剪出上海风情
马信芳
▲ 王子淦大师(中)指导奚小琴剪纸
▲ 《繁荣昌盛》 奚小琴
▲ 奚小琴制作《福猪拱门》
  文/图 马信芳

  上海,汾阳路太原路交界处,一座被老上海人称作“小白宫”的建筑令人瞩目,这就是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所在地,如今这里又多了个名称: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我要访问的上海工艺美术大师奚小琴此刻就在那间挂着“剪纸”标牌的工作室里。戴着花镜的奚小琴操弄着剪子,纸旋刀转,剪子在镂空的花纹上翻穿,顷刻间,一阴一阳两只小狗“脱颖而出”。她拿出衬纸粘上,一对栩栩如生的双狗应运而生。

  1956年生的奚小琴已退休,作为非遗项目“上海剪纸”的传承人,研究所返聘了她,为传承和弘扬这门艺术,也为了培养接班人。谁知这一剪,六年过去了,她笑言,我一刻也停不下来。

  特级大师慧眼识“金”

  奚小琴的父亲曾是军人,对琴棋书画十分爱好,他成了奚小琴走上艺术之路的启蒙老师。父亲让女儿拜水彩画家李咏森和冉熙为师学习绘画。

  机会给了有准备的人。1973年,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为培养年轻人,来到共青中学挑选学生,老师一眼相中了奚小琴。第二轮考试,奚小琴画了一幅“养鸡”人物画。于是,她被剪纸组留了下了,看中她的正是有“江南神剪”之称的特级大师王子淦。1933年,王子淦从南通来到上海,从剪制女子绣鞋花的“花样”开始,将民间实用艺术转化为装饰艺术。他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成为海派剪纸的代表人物。因上海剪纸源于鞋花,故以花鸟走兽为主要题材。王子淦看中奚小琴,意在发展上海的人物剪纸。正是这位大师的慧眼识金,使后来奚小琴在这个艺术门类脱颖而出,并成为今日的掌门人之一。

  吃三年萝卜干饭,甘坐冷板凳,奚小琴苦练基本功,她说,她现在有“一眼准”的功夫,全是那时练下的。十年后,奚小琴终于成才。她不仅融会贯通,更努力地实践了王大师“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创新理念。她的剪纸慢慢走向成熟。

  对于自己的高足,王大师在为奚小琴参加1992年日本长野展出的推荐信中这样写道:(她的剪纸)“既有民间传统,又有时代气息。特色是取题有趣味性,富有生活气息,造型活泼,构图匀称美观,用色和谐,为我学生中佼佼者。” 

  为有源头活水常来

  生活是奚小琴创作的源泉。大自然的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飞禽走兽、瓜果菜蔬;申城的大厦高楼、大街小巷、车来人往,甚至农贸市场,都入了她的剪纸。其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技艺精湛,在上海及全国会展中连连夺冠。很快,她的作品走出国门,在海外赢得荣誉。

  1981年,上海市外办组团到美国参加“休斯敦艺术节”。上海剪纸表演在休斯敦、旧金山、新奥尔良等六个城市大获成功。2004年夏天,奚小琴随上海群艺馆赴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上海周”展演活动。在都日丽公园,观看表演的观众排起了长龙,大家都等着奚小琴给自己现场剪个人像。

  奚小琴善于学习借鉴。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她大开眼界:整个波兰馆就是个立体的波兰剪纸;瑞士馆礼品店里的剪纸花纹水笔、墨西哥馆里的剪纸明信片让她喜爱不已;安徒生也会剪纸,丹麦馆的徽章就是按照安徒生的剪纸设计的。当然,这样的大舞台她不会错过,她也要尽情展示上海剪纸的风采。

  石库门里上海风情

  上海的石库门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在奚小琴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一组上海地标建筑的剪纸作品,其实这组作品萌发于二十多年前。

  上世纪八十年代,华亭宾馆的建成令人瞩目。受邀为这座五星级宾馆设计剪纸纪念品的奚小琴创作了一组六幅的上海建筑,“石库门”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奚小琴为此设计了一套上海风情剪纸。她按交通、文化、历史等类别从上海优秀建筑中选了三十座加以设计创作,将浓浓上海情倾注于剪纸中。经相关部门审核,其中十八幅被定为世博特许产品。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地是一座典型的石库门建筑。中共一大会址也成了作为海派剪纸传承人的奚小琴创作的题材之一。2010年7月1日,世博上海馆举行了隆重纪念仪式,并发放纪念品——由奚小琴设计和制作的剪纸《上海风情》。作品以中共一大会址为原形,简洁的线条将古朴内敛的石库门勾勒得清晰而庄重,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厚重感跃然纸上。

  创意不停创新不止

  奚小琴告诉我,曾多次有这样的趣事,来参观的老外在地上搜集剪下的“残骸”,还如获至宝似的收藏起来。原来剪纸时连续不断剪法形成的一个阴刻外形也很形象。后来,奚小琴与师兄赵子平将剪下的外形贴到作品上,由此“阴阳剪纸”应运而生。电视中云南傣族姑娘在河边洗完头发后旋转起舞,秀发随之飘飞。这样的动感美也触动了奚小琴的灵感,但平面剪纸是不善表达的。咦,剪纸通过折叠不也能让她站立起来吗?就这样,立体剪纸《舞》诞生了。“镂空摆放剪纸”——一个名为《富贵龙》的新作在我的面前:剪纸的图形已被镂空,镂出的图形放中间,镂掉的图形随机放在周边,镂掉形与镂出形同展现于画面,热闹丰富感由此而生。

  奚小琴的探索和创新没有停息。2009年6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奚小琴被授予“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时,她也成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剪纸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奚小琴说,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没有退休可言。所以,传授技艺成为她近年来最主要的任务。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是她经常授课的院校。而徐汇、静安、奉贤等区又是她与社区百姓互动的区域。发挥余热的她,忙得不亦乐乎。

  剪纸,是一门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特别是海派剪纸,更有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特点。2018年初,应徐汇区非遗办的邀请,奚小琴创作了大型剪纸《繁荣昌盛》,她以飞鸟、鲜花、天平等为素材,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硕果累累巧妙地表现,将一派大气谦和与繁荣昌盛的景象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生肖是剪纸的常用题材,在送别狗年迎接猪年之际,奚小琴把正在制作的《福猪拱门》向我展示:头戴蝙蝠的肥头大耳的福猪,拱开了“喜鹊临门”,象征开门大吉。传统的吉祥图案中融入了一派喜气洋洋的新意。她高兴地说,它已被定为在朱屺瞻艺术馆展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新民财经
   第A16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家庭理财/新民财经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扫一扫
格言
奚小琴:石库门里剪出上海风情
花钱买快乐
一纸一剪总是情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A20奚小琴:石库门里剪出上海风情 2019-01-12 2 2019年01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