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剑 箫
近些年来,有些概念性的东西,受到了质疑。比如,原先被视为真理的“生命在于运动”,被颠覆成了“生命在于不动”,用于佐证的例子,便是乌龟,或者是听某某人说的哪个享有高寿的老头老太如何不爱运动。
我觉得这里有个误区要澄清:一方面,秉持“生命在于运动”或“生命在于不动”理念的人,总体上究竟活得孰长孰短,统计过吗?另一方面,“运动”或“不动”的定性,究竟是什么?
对于第一个方面,我们抽取一定的样本就可以得出结论。对于第二个方面,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个上了一点年纪的人的“运动”,跟专业运动员或年轻人的“运动”其实有很大的差异。在老年人那里,散散步、甩甩手、搁搁腿,甚至买菜、烧饭、清扫、上下楼……都算“运动”。若以专业运动员或年轻人的“运动”,来要求老年人达到同样的运动水平,才能延年益寿,岂不是罔顾事实吗?所以,老年人的动与不动,是相对而言的。所谓“生命在于不动”,吃吃睡睡就能长寿,不能奉为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