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3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味之味
王玥
  王玥

  清晨早读,读到一句话,特别美,一直在脑海里回荡,便记下了。

  陌上青草,帘外芭蕉,沉默的烟雨红尘,繁华与萧瑟对望,沧海与桑田为邻。整个世界,都在真与幻之间摇摇晃晃。不变的,是匆匆赶路却又从未走远的时光。古人确实把时光解释的非常慢,这种独特的空间感,栩栩如生的存在,使得“孤独”两个阴郁沉闷的字眼,生发出曼妙无比的场景,这大概就是文人的“无味之味”吧。“无味之味”是不经意中的经意,是畅意,与其说是在承受着孤独,不如说是在享受着孤独,这倒与宋词里某一个场景对白很像,仿佛是一种邂逅,蓦然间,又走进了那个风花雪月的年代,杨柳岸、断桥边、夕阳西下、鹤唳长亭、山雨孤舟,尽收眼底,与你的世界来一次彻底的重合,不同的是,依然是两个个体之间的相互交心,推杯问盏间,有种相逢恨晚又如此不期而遇的美感。

  到底还是想起了李清照,如今每逢下雪,都想起了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这首处处跳动着生活脉搏的词,将李清照的一生都阐诉干净了,如同这白雪梅花一般,是雪是花亦分不清,在她眼里,初春折梅插鬓是快乐的,而梅花入雪成泥,稍纵即逝也是悲凉的,梅花不是别的,也就成了她自己了。或许正因如此,她晚年的心才得以安放,安然于花开花落间,有了倾听,有了承担,心意自得。也因如此,我与梅花成了知己,从来没为了一种花而那么振振有词过,因为梅花附上七律一首抒怀:

  雨渍春华散落英,月宫梅影记生平。瑶琴一曲催寒讯,玉剑长歌挟雨行。隐约花神三世并,嶙峋道骨五朝清。香凋池岸不知雪,味尽铜瓶独未鸣。”

  微风过后,梅花的花瓣顷刻间飘落下来,落英缤纷。窗前月影下梅梢的影子,就仿佛在动笔记录着一生的事迹。自古琴弦只面对自己,弹奏出怎么样的琴律也只有自己知道,这便是冬天的声音,而此刻眼前浮现的是一位侠客手持玉剑,在风雨之间前行,来到我面前时,我没有看清他的脸,只看到了斗笠上一朵即将飘落的梅花。隐约觉得可能是花神的御前使者,背影又同梅花般仙风道骨,英姿飒爽。对岸的池子边,又堆积了残雪,故再看眼前梅花,香气浸染铜瓶,独自歌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5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6版:全国两会·现场
   第A07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广告
   第A13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4版:夜上海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8版:镜头艺术
   第A19版:设计之都
   第A20版:汽车周刊
   第A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路遇故地
也是“百感交集”
岁月平居 时节如流
无味之味
贾宅花灯
书法
我们的共同家园
新民晚报夜光杯A15无味之味 2019-03-06 2 2019年03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