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受理进入常态化
科创板上市申报已进入常态化,从第二批之后,上交所采取“受理即披露”的方式,及时公布企业受理情况,目前四批28家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其中,第三批2家为杭州鸿泉物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批9家分别为传音控股、交控科技、中科星图、当虹科技、新光光电、安集科技、赛诺医疗、中微公司、木瓜移动。这批企业中有“非洲之王”美誉的手机生产商传音控股、中微公司这样的明星企业。
目前已披露受理的28个科创板项目拟合计募集资金267.07亿元。从行业特征来看,28家企业中,有10家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家企业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4家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家从事医药制造业,“硬科技”特征显著。
3家公司获首轮问询
与此同时,一些公司审核进入了第二阶段——问询阶段。上交所3月30日对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公司提出问询。
据了解,从时间节点看,自发行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上交所审核机构通过系统向保荐人提出首轮审核问询。而这三家公司区间间隔只有一周,由此可见科创板的速度。发现新的问题还会继续问,第二轮问询时间会缩短至10个工作日内。问询环节的最大特点是问询式审核,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交易所提问,发行人、保荐人回复。经过两轮问询之后,即进入上市委审议环节。
集成电路最受关注
目前申报企业中最受关注的是集成电路行业,包括中微公司、安集科技、晶晨股份、和舰芯片、睿创微纳和华兴创源6家公司业务都涉及集成电路,占比达21%,是数量最多的行业。
尽管中国在集成电路技术距离世界领先还有很大距离,但部分公司在单一领域已经取得明显突破。中微公司就是我国半导体设备企业中极少数的能与全球顶尖设备公司直接竞争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公司,是国际半导体设备产业界公认的后起之秀。
中微公司在刻蚀设备领域取得突破,其刻蚀机的工艺水平已达世界先进水平。2017年7月,台积电宣布,中微半导体被纳入其7nm工艺设备商采购名单。去年12月,中微公司自主研制的5纳米等离子体刻蚀机正式通过台积电验证,将用于全球首条5纳米制程生产线。目前,高端刻蚀机仅美国上市公司应用材料、东京电子和中微公司等少数几家,能通过台积电5nm验证的更少。
另外,安集科技在CMP研磨液领域也成功打破了外国垄断。还有一批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公司准备申请科创板上市,无疑,集成电路将会是科创板最大的主题之一。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