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是城市最重要的资源,有效运用数据实现城市的科学治理和智慧决策,被称之为“城市大脑”。“城市大脑”利用丰富的城市数据资源,有效调配公共资源,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现在全国宣布要做‘城市大脑’的大概有500多座城市,几乎涵盖了所有副省级以上和地级市。”大会主席、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封松林教授介绍,“在一些主要城市,基础网络、传感器等已经布局到位,随着物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城市综合治理上升到更高层次。”
会场外摆放着一块大屏幕,周六11时20分的数据显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景区总人数为17776人,景区周边人数为104人,停车数量为794辆,未来30分钟预测车辆数为831辆。这正是临港城市大脑积极参与区域精细化管理的表现。据介绍,临港已通过人工智能对城市精细化管理予以赋能:通过在窨井盖布置传感器,构建社区“神经元”网络;把区域所有摄像头连接在一起,识别车辆号牌和人;通过无人机对工地垃圾和街区进行巡查。基于这些赋能,使得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主动发现率提高到了70%、智能派单率超过90%。
“临港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通过‘城市大脑’应对大客流旅游。”上海浦东临港智慧城市发展中心主任陆肖元说,“把临港170多条路做成地图,把车辆通过模拟方式摆在上面。当私家车和人流量达到峰值时,即可通过实时车辆做预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