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萍称赞的这个“新系统”,就是静安区在“一网通办”的基础上,开发、推行的全市首个区域内建设项目行政审批配套服务系统——静安区建设项目管理服务平台。平台涉及十多个审批部门、近百个办理事项。该平台自今年1月1日运行以来,全区36个项目已可在网上全程管理。
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申请准备工作时间,一般要半年到9个月,企业到政府办事窗口咨询,来来回回几十次,有的甚至要跑上百次。静安区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出了这个服务平台,为建设单位提供精准化、个性化、透明化的服务。
据介绍,静安区建设项目管理服务平台,从项目的前期审批、开工建设到最终的竣工验收,为建设单位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服务,包括事前智能导引、事中效能管理和事后效能考核三大功能。
■ 事前智能导引系统 该系统背后的“题库”包罗了建设单位可能遇到的15种建设项目场景——通过问题解答方式,建设单位可了解建设项目涉及的有关政策,得到一张前期手续办事流程单。只要照着流程单,建设单位就知道该跑哪些部门、要准备哪些材料,平均可以节约一半的前期准备时间。
■ 事中效能管理 根据项目资金来源、工程类别、土地取得方式、技术难度和风险控制等因素,系统自动生成一个“个性化”的项目办事流程,一揽子告知后续审批事项及报审要求,实现规划指引,让建设单位少走弯路、早做准备;系统同时公开办事过程,让建设单位及时查询项目的审批办理状况,遇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在线投诉,进一步规范了审批部门自由裁量权。
■ 事后效能考核 可为行政审批效能管理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