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松江检察院还举行了全市首次公益诉讼公开审查听证,邀请行政机关代表、举报人和区人大代表到场,进行证据审查听证。
2017年6月27日,全国人大作出立法决定,正式确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两年以来,松江检察院已梳理排摸公益诉讼线索50余起,审查立案18件,其中1件民事公益诉讼移送市检一分院立案审查。这些案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保领域。为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松江检察院向行政机关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5份,已收到书面回函14份,行政机关均接受检察建议并及时进行整改,没有一起案件进入到法院的诉讼环节,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实现了监督效果。
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的回复期限为2个月,按照公益诉讼相关规定,如诉前检察建议得不到按时回复和积极整改,就会转入提起诉讼程序。在一年来的实践中,起初对公益诉讼并不了解的行政部门也在经历态度、认识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例如,松江检察院发现一个小区垃圾站运转不正常,污水外溢污染周围河道,某行政机关在最初接到松江立案审查信息时,工作人员不够积极,然而,经过检察官认真细致沟通交流,他们主动邀请镇政府参与协商,共同解决问题。不久前,一座崭新的垃圾站取而代之,周边商铺的垃圾投放情况也被一一排摸,周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让大家感慨,这封检察建议很给力。
检察官表示,希望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度,发现更多侵害公益的违法情况,并探索将更多人们群众反映强烈的侵害公益情况纳入检察公益诉讼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