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卧波堂随笔
~~~——卧波堂随笔
~~~——卧波堂随笔
~~~——卧波堂随笔
~~~——卧波堂随笔
~~~——卧波堂随笔
     
2019年07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德兴
——卧波堂随笔
老姜
  老姜

  小德兴是一家面馆,开在方浜中路上的广福寺旁边,离我家只有三分钟路程。

  小德兴只有一开间,进门是柜台,三分之一是灶台,几个方桌围上,顾客可以一边坐着等候,一边看着厨师下面、装碗。

  面有两种,一种叫阳春面,一种叫葱油拌面。

  阳春面鲜味在汤里,汤是秘制的,隔夜把肉骨头熬上,一直熬到白花花的,放入才出锅的面条,挑上一匙猪油、撒上一把葱花,望一眼馋得你口水直流。葱油拌面窍门是那一小碟油,里面除了熬得焦枯的小葱外,还有剁碎的虾米,上海人叫“开洋”。那个香味,闻一闻便胃口大开。

  小德兴还卖馄饨,是那种南方特有的小馄饨。皮子极薄,肉馅和小葱剁在一块,厨师用一片竹签挑上一点,抹在皮子上,单手一捏便成形了,从锅里捞起呈半透明状,一口一只吞进肚里爽呆了。

  还有糯米汤团,鸡蛋大小,分咸甜两种。甜的是豆沙馅、圆鼓鼓的,咸的是菜肉馅,厨师把一头捏成尖状便于识别。汤团皮糯糯的,咬一口不是甜咪咪,就是咸滋滋的,打耳光也勿肯放。

  都说上海人会过日子。小德兴面条有二两、二两半、三两,价格精确到“分”,粮票也要精确到“钱”。拌面的葱油也分两种,一种是带辣的,一种是不带辣的,不过要另外加三分钱。

  小德兴的生意还分堂吃或“来家什”,所谓家什就是顾客自备铝锅或搪瓷口缸,买回家去吃,店堂里可以节省出座位。

  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市民都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和凭票供应的日子,上馆子对多数人来说是奢望。小德兴的阳春面、小馄饨一角一碗,糯米汤团三分一只、一碗四只一角二分,属于大众消费。

  即便是大众消费,对我来讲也不是可以想去就去的。比如感冒发烧了,口中无味,母亲会塞上一角钱让我到小德兴吃碗阳春面。偶尔吃饭没有菜,母亲也会给上一角钱,买一碗小馄饨端回家,既是菜、又是汤。

  之后离开上海十年,小德兴的阳春面、小馄饨、糯米汤团便成了乡愁,尤其是在饥肠辘辘的半夜。之后又回到上海,小德兴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肯德基、麦当劳,但心里还是惦记着小德兴的那碗面和馄饨,就像如今上馆子端上来的即便是山珍海味,心里想的还是母亲的烤麸和红烧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阳光天地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一日小旅行
简单也是一种财富
小德兴
小德兴(中国画)
厨何以被称师
娘胎里曾与战火相遇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小德兴 2019-07-18 2 2019年07月18日 星期四